close

2020.02.29-最潮設計顛覆你對動物園的想像_新竹市立動物園

intro_1.jpg

一起來重訪新竹人的共同回憶、見證這充滿歡樂與驚喜的改變吧!2019年年底,新竹市立動物園,不見不散!
新竹市立動物園「城市動物島」影片介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PC0i-P8Q

IMG_5432.JPG

新竹-1

許振乾(1908年12月25日-1963年)生於台灣日治時期新竹州(今新竹市),為家中長男;1927年自新竹中學畢業後,棄學從商,繼承家業泰益商行,之後曾先後擔任新竹州物產購買販賣利用組合理事、新竹商工會議所理事、新竹州農會議長、商業部部長等等,為新竹著名士紳。

IMG_5433.JPG

新竹-2

1947年,台灣軌道株式會社改組為官商合辦之【新竹客運公司】,許振乾為董事兼經理,同時擔任新竹縣汽車運輸商業同業工會與新竹東區合作社 (今新竹五信)理事長。1954年受聘為台灣省政府參議,1957年當選第一屆臺灣省議員,許氏無論在從業、從政各方面聲譽日隆,躋身名流之列。

IMG_5435.JPG

新竹-3

「新竹公園」位於新竹市東區,地處名為「枕頭山」的山丘,佔地約13公頃,是目前新竹市內最大的一個公園。1921年4月開園時即設有池塘、運動場、俱樂部、武德殿、游泳池等設施,1930年代又陸續增設湖畔料亭、新竹州自治會館(今玻璃工藝博物館)、新竹觀測所、新竹兒童遊園地(含動物園)。

IMG_5434.JPG

新竹-4

戰後,「新竹公園」改稱「中山公園」,園內池塘改稱「麗池」,其西側綠地也因此有著「麗池公園」的美名。園內自日治時期即遍植櫻花,總數約有850株,品種涵蓋河津櫻、富士櫻、大島櫻、吉野櫻,以及台灣原生種的山櫻花,是新竹市區最負盛名、最受歡迎的賞櫻景點。

IMG_5442.JPG

新竹-5

『新竹市立動物園(Hsinchu Zoo)』是位於新竹市東區的一座公立動物園,於1936年創立,是目前臺灣原址現存最老的動物園,面積約2.7公頃,其舊大門、噴水池和黃魚鴞欄舍仍為最初興建時的樣貌,園內包含6個展示區,共有50個物種、約250隻動物。

IMG_5441.JPG

新竹-6

1916年,「新竹公園」初建時,即有動物展示;到了1936年3月,公園內另闢「兒童遊園地」,除了遊樂設施外也增建獸棚,成為『新竹市立動物園(Hsinchu Zoo)』的開端。二戰期間,公園遭受破壞,活命的動物被遷移至「圓山動物園」寄養,自此展開長達十年多的沒落。

IMG_5439.JPG

新竹-7

直到1957年,旅居日本大阪的華僑何國華先生,送給新竹一隻來自北海道的小熊「NO.1」,賦予園區重生的動力,之後又陸續贈送鴛鴦、獅子、大象、金錢豹等動物,讓動物園進入一段輝煌歲月。縣政府於1960年起開始修建並擴充動物籠舍,同時興建大型天然飼養場。

IMG_5445.JPG

新竹-8

1971年7月1日奉臺灣省政府令,正式成立「新竹縣新竹市立動物園」;同年園方用50隻猴子跟日本換來一隻北極熊,當時造成極大轟動,這隻「白熊」成了動物明星,跟之前德國柏林動物園的北極熊努特所引起的風潮不相上下,許多家長都會趁假日帶著孩子前去觀賞,北極熊欄舍前黑壓壓的一片都是人。

IMG_5446.JPG

新竹-9

因為擁有台灣第一隻北極熊,讓「新竹縣新竹市立動物園」頓時成為熱門景點,曾創下一日兩萬兩千人次的歷史紀錄,但由於早年的照護技術和設備都不夠進步,使得圈養還不到兩年的北極熊就因敗血症而死亡。1982年7月,新竹市改制為省轄市,動物園也更名為『新竹市立動物園(Hsinchu Zoo)』。

IMG_5450.JPG

新竹-10

作為台灣原址現存最老的動物園,『新竹市立動物園(Hsinchu Zoo)』位於公園路那面的二號門,早期稱為「公園門」,是由日本設計師參考德國哈根貝克動物園(Hagenbeck Zoo)大門建造,門上的大象與獅子雕塑都以純銅製作而成,顯現出昭和時期追隨歐洲裝飾藝術的風潮,並嶄露當時的尊貴氣派。

IMG_5569.JPG

新竹-11

「公園門」昔日被暱稱為「大象門」,走進門內,很少有人不被眼前那抱著鯨魚、受萬千水柱衝擊的小男孩給吸引。這座圓形的噴水池,可是乘載了超過三代新竹人的歡樂回憶,曾經是市民朋友相約的地標;在新竹人的記憶裡,或多或少都有這座噴水池的身影,陪伴大家走過八十多年的幸福時光。

IMG_5568.JPG

新竹-12

這樹的外型被修剪得有點像是愛心(該不會只有我這樣認為吧@@)

IMG_5566.JPG

新竹-13

1960、70年代,是『新竹市立動物園(Hsinchu Zoo)』最輝煌的時期。當年,捐贈「舶來品」動物,是回饋鄉里的方式之一,其中又以旅日華僑、淡水國華高爾夫球場創辦人何國華,最為熱衷,從第一隻北海道月輪熊造成轟動開始,他陸續捐贈了數十隻動物,直到今天,園內仍可見到感念他的紀念碑。

IMG_5567.JPG

新竹-14

彼時新竹市民大受感染,亦紛紛效仿,使得園內的動物數量也越來越多。1965年11月12日,新竹市長姚棋輝為表謝意,特別在動物園入口廣場興建了一座紀念碑,碑上刻有新竹動物園紀念碑序一篇、新竹縣愛護動物協會會員四十九人以及九十位個人和團體捐贈名單。

IMG_5460.JPG

新竹-15

創立於日治時期的『新竹市立動物園(Hsinchu Zoo)』,坐落在「新竹公園」內,四周老樹密林環繞,宛如一處城市中的寧靜綠洲,它不僅是全臺原址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動物園,也是臺灣唯一一個位於市中心的動物園,許多市民朋友幼時第一次遠足、第一次寫生都是在這裡,動物園是日常而溫暖的陪伴。

IMG_5564.JPG

新竹-16

伊蘭羚羊(學名:Taurotragus oryx)來自非洲,又名巨羚、大羚羊,擁有體溫調節能力,能將體溫調整至與外界氣溫相同,避免流汗。在非洲原野上,牠們喜歡成群結隊,群體的數量通常在20隻到200隻之間。雖然伊蘭羚羊的體型很大,身手卻是非常矯健,能輕易地躍過1.5公尺高的圍欄。

IMG_5565.JPG

新竹-17

『新竹市立動物園(Hsinchu Zoo)』以前有兩隻伊蘭羚羊,分別叫帥帥(於休園期間因腫瘤過世)和萌萌咩,其中萌萌咩從木柵來到本園已屆十年,現年21歲,比伊蘭羚羊的平均壽命(12歲)大很多,也是目前台灣最老的雌性伊蘭羚羊,在動物園過著養老的生活。

IMG_5454.JPG

新竹-18

鴕鳥(學名:Struthio camelus)是全世界最大的鳥類,雄鳥可以長到2.5公尺高、145公斤重,雌鳥較小。鴕鳥的翅膀在演化過程中失去飛行能力,其翅膀主要的功能變成用來平衡身體、在寒冷的季節用來覆蓋無羽毛的腿部以保持體溫,以及在繁殖期間用來跳舞求偶。

IMG_5458.JPG

新竹-19

雖然鴕鳥不會飛,但卻擁有粗壯的大腿和快速的奔跑能力,其奔跑時速甚至可達70公里,並且可以在時速50公里的情況下連續奔跑30分鐘。鴕鳥是敏感且警覺心高的群居動物,當牠們在進食或飲水時,常見至少有1隻鴕鳥警戒,要等其它鴕鳥抬頭時,警戒者才會低頭飲水。

IMG_5459.JPG

新竹-20

大手牽小手 今天我們來去動物園走一走

IMG_5463.JPG

新竹-21

臺灣南北共有三座公立動物園:臺北圓山(今木柵)、高雄西子灣(今壽山)和新竹,不過前兩者曾經歷過搬遷,只有『新竹市立動物園(Hsinchu Zoo)』的原址始終沒變。2017年9月12日,園區舊大門、噴水池與部分籠舍被列為歷史建築,是全臺首座被列為古蹟的動物園,在文化上別具意義。

IMG_5521.JPG

新竹-22

高齡已屆83歲的『新竹市立動物園(Hsinchu Zoo)』,自2017年5月29日起封園整修,與「新竹公園」一同進行再生工程。本次園區改造的重點並不是打掉重練,而是在於如何去蕪存菁,不過要想汰換門面,就像電影《搶救旭山動物園》 裡描述那般,有想法容易,但實際執行起來卻是卻困難重重。

IMG_5467.JPG

新竹-23

這座高聳的丸型鳥籠原本是關鵜鶘和埃及聖䴉的籠子,響應新世代動物園「仿森林狀態的無籠環境」,成為了新的體驗教育場域。現在鵜鶘不再被關了,大鳥籠改建成孩子探險的攀繩天堂,讓小朋友在遊玩的同時,也能反思動物關在籠子的心境與感受,從中培養愛護動物的觀念。

IMG_5468.JPG

新竹-24

為了降低施工過程必然產生的粉塵與噪音對動物身心造成影響,工程採用半施工、半安置的方式,同時改變「把動物關在籠子」的傳統做法,以「公園裡的動物園」及「對動物友善的動物園」為出發點,打造環境層次豐富、對動植物都友善的生存空間。

IMG_5469.JPG

新竹-25

園內有棵1916年「新竹公園」成立前便已存在、新竹樹齡最久的「樹杞」(俗稱多枝紫金牛或東南紫金牛),以及多棵百年黑松,為了順應老樹恣意生長的空間,園區設計秉持「禮讓自然」理念,行人動線多次修改,最終保留了86%的植栽、並新增8%,園內綠樹成蔭,夏日遊園也不必擔心曝曬酷熱。

IMG_5465.JPG

新竹-26

「黑肚(腹)綿羊」是非洲短毛綿羊與歐洲毛用綿羊雜交而生的新品種,對環境的適應性及疾病的抵抗力都很強,在17世紀的大航海時代,西班牙與葡萄牙人自西非引進黑肚綿羊,到加勒比海的西印度群島附近繁殖,最後在巴貝多國育成一個固定的族群,因此又被稱為「巴貝多綿羊」。

IMG_5479.JPG

新竹-27

『新竹市立動物園(Hsinchu Zoo)』並非林智堅市長上任以來規模最大、耗資最多的工程,但卻是新竹人最引頸企盼的建設。改造工程橫跨多個局處,規劃之前,團隊還特別前往日本上野、圓山、旭山、 東武等四個各具特色的動物園學習取經,經過無數次討論與修改,終於打造出適合動物生活的類棲地。

IMG_5482.JPG

新竹-28

負責『新竹市立動物園(Hsinchu Zoo)』改造重任的建築師邱文傑,與新竹頗有淵源,20年前以「新竹之心」讓東門城風華再現。如今邱文傑重回新竹,參與了他人生中第一項不是給「人」使用的公共建築,他希望以動物為本,避免使用牢籠,並且努力打造接近原棲地特性的空間。

IMG_5480.JPG

新竹-29

2017年斥資2.2億翻修後,高齡已83歲的『新竹市立動物園(Hsinchu Zoo)』,在2019年12月28日重新開幕。園區撤除了原本的水泥圍牆、金屬欄杆,而是改用壕溝、草叢和綠籬區隔空間,成為生態濕地、類棲地,令造訪的遊客能感受到園方善待及保育動物的用心。

IMG_5483.JPG

新竹-30

小而美的『新竹市立動物園(Hsinchu Zoo)』,面積只有2.7公頃,是壽山的五分之一大,與木柵更差了60倍之多;全園坐落在枕頭山上,順著山坡微型起伏,地景宛轉有致。休園前,這裡是70種野生動物的家,再生計劃減至44種,當物種和景觀減量,空間和精神才得以釋放。

IMG_5490.JPG

新竹-31

浣熊(學名:Procyon lotor)源自北美洲,因其吃東西前會將食物放進水中洗濯,故名『浣』熊。牠們是夜行性動物,雖然眼睛很小,但眼部周圍有一圈明顯的黑色毛,看起來就像有著大大的黑眼圈,不過這其實有助於減少光線反射、提升夜視能力。

IMG_5491.JPG

新竹-32

雖然是野生動物,但浣熊非常適應人類城市的生活,有些族群甚至以都市為棲地,生活在近郊的浣熊經常會潛入人類的住處偷竊食物,加上眼睛週遭的黑色條紋特徵,因此被戲稱為「食物小偷」。可愛的浣熊也有不少人把牠當成寵物飼養,不過因為其野性未被馴服,因此常有咬傷或抓傷飼主的情況。

IMG_5495.JPG

新竹-33

看來浣熊平時的興趣是飛簷走壁XD

IMG_5498.JPG

新竹-34

動物園紀念品店的每個角落都很吸睛,其中最受遊客青睞的三大拍照打卡點,分別是入口處設置紅毛猩猩、山羌、大紅鶴等動物霓虹圖樣的綠茵牆;還有一面互動式打卡牆,不定期會更換插畫家的動物圖樣畫作;另一處則是日本人氣公仔Sonny Angel的特展實體店,吸引大小朋友爭相搶拍打卡。

IMG_5520.JPG

新竹-35

座落在1號出入口旁的【森林食堂】,是動物園內的親子餐廳,這棟全新的純白色建築,營造出宛如美術館般的簡約與優雅。餐廳內通透的落地玻璃帷幕,讓中庭大樹及週邊街景映入眼簾,享受綠樹與光影相映成趣的視覺印象;民眾在享用餐點的同時,還能眺望窗外的伊蘭羚羊、鴕鳥和羊駝。

IMG_5513.JPG

新竹-36

小栗子雞蛋糕NT$.80

IMG_5514.JPG

新竹-37

有花朵、松鼠、栗子、聖誕樹、刺蝟及小鳥等六種造型

IMG_5516.JPG

新竹-38

可愛到捨不得吃它

IMG_5530.JPG

新竹-39

【星巴克新竹動物園門市】改建自過去動物園的遊客中心,外觀有如碉堡般十分搶眼,建物保留了圓柱塔狀的造型樓梯及圓拱形的挑高空間。店內設計處處展現來自動物園的靈感,藝術牆面更是別出心裁地繪製了肯亞、蘇門答臘和瓜地馬拉三大咖啡產區的動物們,呼應園方致力打造動物友善環境的寓意。

IMG_5531.JPG

新竹-40

作為全臺「最靠近動物園」的星巴克,偶爾能從二樓觀景窗瞧見動物園裡的黑肚綿羊、鴯鶓或長臂猿若隱若現的身姿,加上樓下即是動物園圖書館,【星巴克新竹動物園門市】提供訪客同時享受咖啡香、麵包香、書香與看動物的特別體驗,是大小朋友們都能盡興遊憩的夢幻空間。

IMG_5522.JPG

新竹-41

熊不一定要吃肉,像馬來熊就是雜食性動物,尤其喜歡吃蜂蜜(真實版的小熊維尼),當牠發現蜂巢時,會用銳利的爪子將蜂巢掘開,並用特有的長舌或兩手輪流伸入蜂巢中,舔食蜂蜜。熊科動物都非常聰明,因此在圈養時環境的豐富化非常重要,否則牠們常會出現來回走動或繞圈的刻板行為。

IMG_5525.JPG

新竹-42

孟加拉虎是亞洲最具代表性的猛獸,通常單獨活動。牠非常擅長游泳,有靈敏的聽覺、尖銳的牙齒和可伸縮的利爪,加上身上的條紋具有隱蔽效果,使牠成為優秀的獵捕高手。然而孟加拉虎也因為一身美麗的皮毛成為了人們狩獵的目標,全世界剩下數量不到4000隻,正在面臨滅絕危機。

IMG_5529.JPG

新竹-43

灰長臂猿的體型瘦而輕巧,會在樹枝間盪來躍去。牠們非常善於吼叫,聲音宏亮有力,音調為「毆」的連續音,由緩慢轉為急速,時間持續良久;有時候,同種之間會同時鳴叫,作為族群的一種聯繫方式。灰長臂猿個性活潑好動,遇到不喜歡的人,會將屁股朝向對方。

IMG_5539.JPG

新竹-44

馬來猴的原棲地分布在東南亞,牠們是群居動物,住在紅樹林及靠近水域的森林裡。退潮後,馬來猴喜歡到岸邊一起撿螃蟹和貝殼吃,所以又被稱作「食蟹獼猴」。馬來猴與臺灣獼猴是很接近的動物,兩者皆為獼猴屬(Macaca),但是馬來猴身形卻比臺灣獼猴小很多。

IMG_5534.JPG

新竹-45

臺灣獼猴是台灣特有、而且「唯一」的靈長類野生動物,在臺灣的山區,從平地到海拔三千公尺的高山,都可發現牠們的蹤跡。臺灣獼猴屬於日行性群居動物,同屬一個族群的獼猴,彼此之間常用理毛的行為來表達友善;當面臨敵人威脅時,牠們會猛力搖晃樹枝,做出張口咧嘴的威嚇動作。

IMG_5543.JPG

新竹-46

『新竹市立動物園(Hsinchu Zoo)』創源於民國25年,為全臺現存最老的動物園。全園位於新竹市東區,坐落在「新竹公園」內,面積約2.7公頃。動物園除了為每年超過40萬的入園遊客提供生態教育之外,本身也是大新竹地區大小朋友們重要的共同記憶所在,是市民們最喜愛的休閒空間。

IMG_5437.JPG

新竹-47

隨著動物保育意識抬頭,動物園必須隨之改變,以符合園內動物的生存利益及市民大眾的殷殷期盼。『新竹市立動物園(Hsinchu Zoo)』除了重視遊客的服務品質外,更擬定保育、教育、研究及遊憩為四大宗旨;園區於2017年5月29日休園進行「新竹動物園再生計畫」,並在2019年12月28日重新開放。

IMG_5545.JPG

新竹-48

重生後的『新竹市立動物園(Hsinchu Zoo)』以友善動物、保留歷史回憶、推廣生命教育為三大核心價值,為動物們打造無鐵籠的棲地式空間,翻轉傳統「動物在籠內被看」的模式,重新串聯人與動物的關係。開幕首日入園人數即超過兩萬人,首月入園人數更創下37萬的歷史新高。

IMG_5541.JPG

新竹-49

1936年就已存在的「大象門」,長年多次重修上漆,早已失去原味,經工程團隊小心翼翼層層剝除,才發現原來83年前最原始的顏色是一種古典的灰綠,再請老師傅費心調出原色後重新粉刷。盡力回復自然樸實的原貌,讓動物園不只是親近自然的場域,也是感受歷史、體驗人文的所在。

IMG_5549.JPG

新竹-50

園方將河馬、紅毛猩猩、猴島、可愛動物區等地的圍欄高度降至90至120公分,成為符合孩子視角的「最萌天際線」,讓人與動物之間更加親近友善。到動物園遊玩就像是到朋友家作客,翻轉「參觀動物」的傳統人類視角,開啟尊重生命教育的新思維。

IMG_5558.JPG

新竹-51

河馬(學名:Hippopotamus amphibius)是偶蹄目的一種大型植食性、半水生哺乳動物,棲息於非洲熱帶草原地區的河湖池沼。雄性河馬的成年平均體重約1.5噸、雌性則約1.3噸,在現存的陸地動物中,河馬的體型僅次於大象和犀牛;看似身軀笨重,卻能以每小時30公里的速度進行衝刺。

IMG_5551.JPG

新竹-52

雖然河馬為草食性動物且外型看來十分溫和,然而事實上其性格相當暴躁、具有強烈攻擊性,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動物之一,更是非洲每年殺人最多的哺乳類動物。不過『新竹市立動物園(Hsinchu Zoo)』的明星動物「樂樂」卻是一隻性格溫馴的河馬,與管理員十分親近,最愛吃的食物是西瓜。

IMG_5559.JPG

新竹-53

大紅鶴又被稱為「火烈鳥」或「火鶴」,牠的身材高挑,有著白色、淡粉紅色的羽翅,紅色並非是大紅鶴原本的羽色,而是因為攝取藻類中所含有的甲殼素所致。大紅鶴喜歡單腳單足而立,目前生物學家還在研究明確的原因,牠們站立時不需要使用肌肉,所以不會感到疲累,更不用擔心腳酸。

IMG_5572.JPG

新竹-54

今天入園人數依然是熱鬧滾滾

IMG_5570.JPG

新竹-55

吃冰消暑氣

IMG_5582.JPG

新竹-56

愛拍照的人當然也不能錯過各個充滿藝術感的角落

IMG_5585.JPG

新竹-57

清代臺灣並沒有「公園」的概念,徜徉在假山假水的私人庭園僅限於有錢有權階級,像是林家的潛園、鄭家的北郭園,一般民眾無福消受。「公園」的起源與日治時期推動近代化的關係密切,日本於明治維新之後開始重視公共的休憩場所,因而在臺灣實施都市計畫時也將它列為重要的一環。

IMG_5581.JPG

新竹-58

日治初期,設立公園是為了改善都市的衛生環境,企圖降低日本人容易水土不服和市街擁擠導致傳染病流行,提供民眾一個較為寬闊、可供休憩和運動的公共空間。根據統計,昭和13年(1938年)全臺共有25座公園,其中臺北新公園、臺中公園、嘉義公園和新竹公園,皆為各地知名的老牌公園。

IMG_5580.JPG

新竹-59

「新竹公園」是新竹市年紀最大的公園,擁有近百年的歷史,今日又稱為「中山公園」,其設置始於大正2年(1913年)的新竹街市區改正計畫。日治時期「新竹公園」的腹地排名全臺第二大,約有16公頃,至於第一大的則是昭和6年(1931年)建立於臺南新化的虎頭山埤公園,占地廣達180公頃。

IMG_5575.JPG

新竹-60

今天來看動物兼賞櫻花

IMG_5574.JPG

新竹-61

一兼二顧 摸蛤仔兼洗褲

IMG_5578.JPG

新竹-62

立春過後進入櫻花季,全台各地瘋賞花,而面積僅104平方公里的新竹市,也有三大賞櫻勝地,都種植著不同品種的櫻花,背後更有櫻花英雄在默默照顧著。其中,「新竹公園」被公認為新竹市的賞櫻首選,不僅種植面積大、品種多,搭配麗池與日式建築「湖畔料亭」,展現濃濃的日本風情。

IMG_5576.JPG

新竹-63

「新竹公園」的櫻花勝景其實是「櫻花爺爺」楊根棟與一群熱心志工出錢出力嫁接出來,品種包括河津櫻、富士櫻、八重櫻以及山櫻花,數量多達850棵,花期更從2月持續到4月。民眾賞花的同時,還能順遊周邊的玻璃工藝博物館、春室、湖畔料亭、新竹市立動物園等景點。

IMG_5579.JPG

新竹-64

甫一入園就能看到被稱作「櫻花坡」的大階梯廣場,遠看彷彿是一朵朵粉紅雲朵,散發浪漫氛圍;而「圓形廣場」則能夠從遠近高低各種角度拍到繽紛綻放的櫻花,享受被櫻花環抱的震撼感。此外,位在麗池旁的「湖畔料亭」,則是以4棟日式木造房舍配上櫻花美景,打造一秒到日本的偽出國氛圍。

IMG_5583.JPG

新竹-65

雖然歷經過多次的設施改建與增建,園區內包含水池(麗池)、田徑場、網球場、游泳池、兒童遊園地等,都和今日我們所認識的「新竹公園」相去不遠。它不僅提供了新竹市民一個休閒娛樂的公共空間,近百年來更承載著不同時代新竹人的共同回憶,並陪伴這座青春活力的都市繼續邁向下一個世紀。

IMG_5590.JPG

新竹-66

眾所周知,孔廟是儒家文化的象徵,其存在便代表著中原文化所及之處,也可作為判斷一個地方的文化水準高低,以及是否進入文明社會的指標。清代是臺灣地區廣泛興建孔廟的時期,「新竹孔廟」便是由此而來,為嘉慶22年(1817年)初建,1958年遷建至「新竹公園」,被列為新竹市歷史建築。

IMG_5591.JPG

新竹-67

清嘉慶15年(1810年),閩浙總督方維甸巡臺時,秀才王士俊與生員張薰、郭菁英等聯名呈請設立儒學學宮。而據廟內修建碑記記載,到了嘉慶22年(1817年),臺灣府淡水廳同知張學溥便提倡在竹塹城內東南方興建文廟,次年開工,並於道光4年(1824年)在同知吳性誠任內完工。

IMG_5592.JPG

新竹-68

文廟的設立意味著竹塹城從拓殖時代步入文治時代。道光9年(1829年),同知李慎彝在廟旁增建名宦、鄉賢、昭忠和節孝四祠作為附祭廟庭,板橋林平侯捐助學田,貢生林祥雲補建省牲所,到了同治5年(1866年),「新竹孔廟」廟內的體例已經接近完善,並成為北臺規模宏偉的文廟。

IMG_5593.JPG

新竹-69

然而好景不長,到了日治時期,由於統治階層不重視臺灣的文化,甚至有壓抑中國漢文化的企圖,「新竹孔廟」亦不可避免地受到重大的破壞。據臺灣總督府檔案中對日治初期新竹廳之官廟的記載,孔廟的祭典不僅一度中斷,廟內空間更充作新竹守備隊的士兵宿舍使用。

IMG_5596.JPG

新竹-70

該時代,包括新竹中學校(今新竹高中)、新竹高等女學校(今新竹女中)、新竹工業學校(今新竹高工)、高等女子家政學校(今建華國中)等學校幾乎都曾設在此廟,堪稱新竹市文教發源地。此後,由於新竹市攤販由原先擺攤於新竹城隍廟周圍,日益向外擴張,孔廟範圍也逐漸被置用。

IMG_5594.JPG

新竹-71

為了解決此問題,新竹縣政府原計畫拆除孔廟以集中管理攤販,卻遭到北門鄭家鄭紹棠以及孔子第七十七代嫡長孫孔德成反對。1956年8月17日,新竹縣議會通過遷建案,1958年9月28日,「新竹孔廟」遷建至中山公園(即新竹公園)內,但礙於經費不足,僅大成門與大成殿尚維持原貌。

IMG_5595.JPG

新竹-72

全臺灣只有五名地方士紳被清廷崇祀為鄉賢,其中三位出身於北門鄭家,分別是道光12年(1832年)入祀的鄭崇和、同治11年(1872年)入祀的鄭用錫,以及光緒2年(1876年)入祀的鄭用鑑。鄉賢祠重建之後,增祀王世傑、林占梅、徐立鵬等,2012年12月30日,掌舵新竹高中三十年的辛志平入祀。

IMG_5599.JPG

新竹-73

戰後被重建的「新竹孔廟」,規模已大不如前,搬來此地之後,因櫺星門及大成殿的格式仍維持木製,樑桷椽楔多縫隙適合作窩,加上周遭多樹林,且靠近新竹市立動物園,有遺落獸檻的飼料讓野鳥不愁枵腹,導致麻雀眾多,被新竹人戲稱為「天然鳥園」。

IMG_5601.JPG

新竹-74

「新竹孔廟」於2010年3月16日,公告為歷史建築,但由於建築老舊,新竹市政府遂於2013年向文化部爭取千萬修繕補助經費,經一年整修完工。現今的「新竹孔廟」其空間格局,由南而北依次為泮池、禮門與義路、大成門、大成殿、東西廡、崇聖祠等。

IMG_5607.JPG

新竹-75

「大沙坑」為新竹公園兒童探索園區計畫中的一環,設計打造一座地景式共融遊憩區,提供親子一同玩樂、遊戲、發展體能的廣大空間。沙坑全長近100公尺,為北臺灣NO.1;沙坑周圍設置三座洗手台,方便大朋友與小朋友玩樂後清洗。

IMG_5604.JPG

新竹-76

此外,沙坑周圍設置之兒童共融遊憩區,打破以往「罐頭式」塑膠遊具,除了磨石子「地景式溜滑梯」外,更增加鳥巢式、尿布式鞦韆與旋轉盤、溜滑梯等各式遊戲設施,鋪有「安全防護地墊」與「軟性鋪面」,對孩童安全設想周到。

logo.png

新竹市立動物園
地址:300新竹市東區食品路66號
電話:(03)522-2194
時間:09:00~17:00、周一及除夕休園
票價:全票NT$.50、優待票(6~12歲)NT$.25、免票(6歲以下、65歲以上以及身心障礙者)
官網:https://zoo-info.hccg.gov.tw/

新竹市立動物園|親子景點。重生為仿森林狀態無籠環境
https://17jump.tw/hsinchuzoo/
新竹市立動物園新裝亮點!台灣最老動物園打造「以動物為本」沒有籠子的動物園
https://www.wowlavie.com/article/ae1902489
新竹│新竹市立動物園,走進最老動物園,看見快樂天堂的最新可能
https://blog.xinmedia.com/article/192772
乘全台最古老、比木柵小60倍 新竹動物園重生:把籠子留給人類
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8299?template=fashion

ckeditor-5e0336218265f.jpg

arrow
arrow

    活力小太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