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0-忙碌的一天之小的抓週、大的慶生~~It is a Happy Day

以上照片來自:https://asianweddingpage.com.tw/

早上到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幫布妞抓週

晚上在丈母娘家為小羊咩慶生

IMG_7138.JPG

抓週.1

民國67年闢建完工的『新生公園』,位於新生高架橋(新生北路)、民族東路、松江路、濱江街等四條街廓圍繞之處,佔地近20公頃,目前是台北市第二大的公園綠地。因為公園鄰近臺北松山機場,四周又無高樓遮蔽視線,因而成ㄉ為民眾欣賞飛機起降的熱門地點。

IMG_7122.JPG

抓週.2

『新生公園』為「花博公園(Taipei EXPO Park)」的一部分,與圓山、美術園區分隔兩地,園區裡最受小朋友喜愛的迷宮花園,由5座大小迷宮所組成;由於附近常有飛機起降,到這可體驗飛機從頭頂上呼嘯而過的震撼感,搭配獨特的歐式庭園景色,成了IG發文、FB打卡的好地標。

IMG_7121.JPG

抓週.3

腹地廣大的『新生公園』,裡頭還有台北玫瑰園和典藏植物園,孩子玩耍時,父母可到這享受浪漫氛圍;孩子玩累了,典藏植物園對街還有『林安泰古厝』,可親身感受古建築之美,認識屬於台北的歷史故事,度過溫馨、有趣又知性的假日。

IMG_7123.JPG

抓週.4

『林安泰古厝』全名『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與『新生公園』僅一街之隔,位於公園北邊出口正對面。該古厝為一中國傳統四合院閩南建築,雖因曾移遷改建而未能列入古蹟,但仍不失為台灣閩式古宅的代表作,非常具有歷史價值。

IMG_7135.JPG

抓週.5

三不五時就有飛機從頭頂上掠過

IMG_7140.JPG

抓週.6

這輛行動餐車是怎麼開進來的啊@@

IMG_7134.JPG

抓週.7

每個小女孩的夢想都是當公主

IMG_7133.JPG

抓週.8

我是小美人魚 妳是艾莎公主

IMG_7137.JPG

抓週.9

感情很要好的三姊弟

IMG_7129.JPG

抓週.10

隨著經濟成長,台北市區內的傳統建築幾乎已經拆除殆盡,但在社會進步的環節中,總有一些人會運用他們的智慧,保留讓後人懷念的東西。位於新生公園旁、濱江公園內的『林安泰古厝』,即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不但是觀光景點,也成為鄉土教學或先民在台北發展的重要見證。

IMG_7127.JPG

抓週.11

1754年,祖籍中國福建泉州安溪的林欽明(林堯公)率家人來台,移民至現今的台北市大安區,其四子林志能(林回公)在艋舺創建「榮泰行」,經營船頭行和雜貨店,從事進出口貿易,累積財富之後,於1822年左右,在台北市四維路141號興建四合院大厝。

IMG_7368.JPG

抓週.12

大厝的正身完工於清乾隆48年至50年(西元1783~1785年),清道光2至3年(西元1822~1823年)其餘左右護龍等也陸續完工。林回公為紀念家鄉,遂取福建泉州安溪的「安」字以及榮泰行的「泰」字,將宅第定名為「安泰厝」,是臺北市現存古宅中年代最久的古厝之一。

IMG_7371.JPG

抓週.13

1970年代,台北市政府為了拓寬敦化南路,計劃拆除林家古厝,林家後代林思訓先生獨排眾議,將古厝的磚瓦木石全數無條件捐獻給政府。台北市政府先將拆下的原材編號保存,1978年6月26日遷建工程正式展開,利用原有建材在濱江公園內讓『林安泰古厝』重現天日。

IMG_7369.JPG

抓週.14

經過重建後,『林安泰古厝』的面積遠比原建物少,但內部仍有672平方公尺,基地則達16360平方公尺。屋內的擺設均是仿古傢俱,牆壁用鋼筋混凝土補強,木材上塗上防蟻劑防止白蟻蛀蝕。2000年5月,由臺北市政府民政局規劃為『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開放予市民參觀。

IMG_7132.JPG

抓週.15

有著近兩百年歷史的『林安泰古厝』,在林回公初建時只是五間開的一棟房舍,之後為因應人口數增加而陸續加蓋左右廂房及門廳,成為四合院,清末再增建兩座外廂房與書房,成為目前兩進四廂房的格局,是台北市保存最完整的大型古厝建築。

IMG_7130.JPG

抓週.16

建築採前低後高的『林安泰古厝』,係顧及傳統家屋的通風和照明,同時有著象徵步步高升的用意。古厝外牆由長方型紅磚砌成,看起來雖不華麗,但格局嚴謹、主從分明且配置齊全,為中國傳統閩南單層二進硬山式四合院的經典之作。

IMG_7370.JPG

抓週.17

古厝外埕鋪有紅普石,是當時大陸商船來臺,為避免船身不穩,置於船底之壓艙石,它的優點是不長青苔,因此防滑。大門的門枕、門墩與門臼,均由整塊石材雕成,各門設有暗鎖。青斗石柱上對聯:「安宅惟仁知其所止,泰階有道奠厥攸居。」左右並雋有福、祿兩字門印。

IMG_7144.JPG

抓週.18

昔日『林安泰古厝』分金線正前方原以蟾蜍山巒頭作為「風水案山」,左右則有青龍、白虎護砂圍蔽,半月水池(月眉池)前為平坦的藏風聚氣「明堂」,除了是中國傳統風水聚寶收納的最佳型制外,更具有防禦、防火、供水、降溫等功能,並替古厝環境生色不少。

IMG_7164.JPG

抓週.19

中式傳統建築的屋頂,造型變化多端,而『林安泰古厝』的屋脊結構,採一條龍的單脊作法,中間為雙片式的砌精柳條疏窗,屋面茸瓦為閩南式,墊瓦是釘制的皮磚,屋脊燕尾曲線加水龍堵的皮條線等,呈現自然柔和的風貌。高挑的屋簷莊嚴而不失輕盈,雨水可順勢從紅瓦流出檐外。

IMG_7213.JPG

抓週.20

正脊兩端翹起如弓,脊端呈燕尾分叉狀的裝飾是中國南方建築常用的作法,稱作「燕尾翹脊」或「燕尾脊」,代表神聖不可侵犯,也象徵權勢地位,多半用於廟宇、官署及舉人宅邸。林家在興建「安泰厝」時已獲朝廷授贈封誥,因此它的廂房屋頂也有翹尾脊的做法,是台灣傳統民宅較少見的特色之一。

IMG_7214.JPG

抓週.21

中國傳統建築的布局非常重視尊卑秩序,而古代富貴人家的宅邸通常是由多間房舍集合而成,其中地基與高度最高者一般都是「正廳」。「安泰厝」為五間起的單層二進式建築,中央主體核心為正廳(公媽廳),以開放式的空間供奉祖先神龕,同時也是主人接待賓客以及家族議事的場所。

IMG_7212.JPG

抓週.22

比較特別的是「安泰厝」的正廳沒有門,是一個完全開放式的空間,內部陳設簡單,除了供奉祖先神主牌位的木雕神龕、供桌之外,就只剩下兩側的太師椅。神龕,也就是「公媽龕」,就像是一座縮小的殿堂,設有屋頂、樑柱、門扇與門額等裝飾,其雕刻也是全屋最細緻的部份。

IMG_7210.JPG

抓週.23

神龕的上方有一幅寫著「九牧傳芳」的橫匾,是這支林氏家族的堂號。據記載,在唐代天寶年間,閩林始祖林祿的十六世孫林披,雙十年華被擢第為漳州刺史,先後娶妻三人、生子九人,此九子之後皆明經及第,且都做了州刺史(又稱牧守)。兄弟九人,正好是九牧,唐皇曾封「九牧公」之雅號。

IMG_7208.JPG

抓週.24

由於正廳並沒有門,因此神龕另外設有門罩,晚上會關起來,代表隔離陰陽。門罩是一對雙折扇的格扇門,內側左右各有一片花形不同的木製透雕,單邊150朵(25x6),兩扇共300朵,朵朵不同,可以看出工匠的技藝和主人的用心,非常精采。

IMG_7221.JPG

抓週.25

『林安泰古厝』主體是一個四合院的格局,站在正廳往外望,在其左右兩側就是東西廂房。東西廂房與廳堂兩側銜接成直角,又稱為內護龍(閩)或橫屋(客)。中國人素來有著「左尊右卑」的傳統觀念,因此在房間分配上均會秉持由左再右、由近(以離正廳為準)再遠的方式。

IMG_7215.JPG

抓週.26

左側為大房、三房,右側為二房、四房,以正廳為中軸線向左右兩邊延展成對稱。四個房間共有16扇門,每一扇門則依古代的形制以頭、身、腰、裙、腳分成五部分,且依左文右武的傳統,分別飾以對稱的圖樣,象徵允文允武、文武雙全。

IMG_7217.JPG

抓週.27

古厝原址建地面積為16683平方公尺(約5055.45坪),重建基地面積為672平方公尺(約203坪),僅有舊址的1/30。 整座宅邸以「口」字迴廊連通各房,頗具安溪民居特色,除了方便通行,也備不時之需,例如有山賊強盜闖入,便可及時疏散老幼,或者召喚壯丁持械抵禦。

IMG_7218.JPG

抓週.28

一抹新綠

IMG_7142.JPG

抓週.29

滿眼綠意

IMG_7143.JPG

抓週.30

安泰雞祥

IMG_7223.JPG

抓週.31

福綿施四境 德澤蔭千村

IMG_7222.JPG

抓週.32

「土」在上古時代與「天」同樣被人們視為神靈而受到崇敬,《孝經》:「社者土地之王,土地廣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以為社而祀之,以報功也。」土地公(福德正神)屬於中國民間信仰中的地方守護神,雖然神格較低,卻是與人民最為親近的神祗。

IMG_7363.JPG

抓週.33

中國遠古時期即有對老虎的自然崇拜,後成為民間信仰的一部份。俗曰:「土地神轄山中虎」,古人認為老虎受土地神所管,而被神明所收伏的老虎亦具有神力,不但不會傷害人畜,且會保護人類;故人們多尊稱為「虎爺」、「虎將軍」,虔誠奉祀。

IMG_7362.JPG

抓週.34

「虎爺」最早是山神、土地神及城隍爺的座騎,後來更演變成王爺、媽祖等諸神的座騎,並有守護廟境、村莊、地區與城市之功能。一般供奉於神桌或主神神位下方,嘉義縣的新港奉天宮是臺灣少數把「虎爺」供奉於桌上的廟宇,也是臺灣金虎爺會的大本營。

IMG_7364.JPG

抓週.35

希望虎爺將軍護佑孩子平安長大

IMG_7366.JPG

抓週.36

妳怎麼偷偷躲在虎爺的神轎下吹電風扇啊XD

IMG_7227.JPG

抓週.37

庭院深深深幾許

IMG_7226.JPG

抓週.38

耗資新臺幣4536萬元重建的『林安泰古厝』,於1985年11月竣工,1987年6月正式開放一般民眾參觀。2000年5月,臺北市政府民政局將其規劃作『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2010年為配合《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舉辦,整個濱江公園被劃入古厝範圍內,並擴建成一座閩式庭園。

IMG_7225.JPG

抓週.39

『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之園林布局由建築、水景、假山、花木共同組成,多面向反映了古代中國人的自然與生命觀點,將山石水泉微縮於一園,寶島野景地貌,渾然天成,成為常民生活的寄託,也是文物館以園會友,提供遊人修身養性的地方。

IMG_7367.JPG

抓週.40

古厝外顯閩南建築形式,四周園林講究自然而然、雲水自在之造景理念。蜿蜒曲折間,或見山水應和,飛石築道,或見怪石嶙峋,野景成趣。粉牆映翠竹,波光現枯石,小中見大,幽遠不盡的空間形塑,兼具養心、賞玩、遊憩、文化、教育等功能,怡情養性不在話下。

IMG_7361.JPG

抓週.41

其實今天來這裡的任務是要讓布妞「抓週」

IMG_7254.JPG

抓週.42

第二次帶孩子參加《來古厝抓週趣》的活動

IMG_7282.JPG

抓週.43

穿戴整齊之後就可以上場了 ^o^

IMG_7335.JPG

抓週.44

結果布妞怯場什麼東西也沒抓Orz

IMG_7387.JPG

慶生.1

J House的造型蛋糕

IMG_7384.JPG

慶生.2

甜美又夢幻的公主風

IMG_7390.JPG

慶生.3

為了幫小羊咩慶生才預訂了這個造型蛋糕

IMG_7392.JPG

慶生.4

小美人魚Ariel

IMG_7395.JPG

慶生.5

裝飾公仔在慶生後可留作紀念

IMG_7394.JPG

慶生.6

白雪公主Snow White 

IMG_7393.JPG

慶生.7

後方的旋轉木馬是真的會發出音樂唷

IMG_7404.JPG

慶生.8

We are Family ^_*

IMG_7399.JPG

慶生.9

小羊咩四歲生日快樂

IMG_7407.JPG

慶生.10

所有的公主我都喜歡

◎ J House
– 官網:
https://www.jhouse2228.com/
–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詔安街85號
– 電話:FB私訊聯繫
– 時間:平日10:00~20:00、假日10:00~18:00
– 費用:洽詢

◎ 林安泰古厝
– 官網:
https://linantai.taipei/Default.aspx
–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濱江街5號
– 電話:02-25996026
– 時間:每星期二至星期日09:00-17:00(暑假七八月開放至18:00)
– 費用:免費參觀

台北中山景點「花博新生公園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帶你回到過去!
https://foncc.com/archives/8185
台北掠影(四)- 安泰古厝,素雅的百年闽式古宅(17图)
http://yalanlife.net/house-of-lin/
林安泰古厝
http://gogohsu.blogspot.com/2012/01/blog-post.html

交通資訊圖

 

arrow
arrow

    活力小太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