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9&30-不用出國就能環遊世界的地方_袖珍博物館[+侯硐貓村]
創辦人過去在歐美各地忙碌穿梭的商務旅程中,於荷蘭發現了袖珍藝術。一個個具體而微的世界,深深地吸引著他們的目光,期望將這個充滿驚喜與奧妙的小小世界帶回台灣,同時,創辦人加入了國際袖珍藝術協會,參加各種展售會及拍賣會,進一步收藏更精緻的袖珍藝術品。1993年起開始積極籌設台灣袖珍博物館,多次走訪歐美尋求袖珍藝術家提供作品,或情商各國袖珍博物館及收藏家割愛,不斷地增加館藏品的豐富性與多樣性、同時培育本土的藝術創作者,創作屬於台灣特有的袖珍藝術品,袖珍藝術在歐洲已有幾百年歷史,歐美及日本都有相關的袖珍藝術協會在熱烈的推廣中,創辦人希望藉由本館的存在,在台灣發揮啟蒙之作用。
以上照片與文字均來自袖珍博物館官網
袖珍.1
吃飽喝足後跑來『袖珍博物館(Miniatures Museum of Taiwan)』參觀
袖珍.2
博物館就隱身在建國北路一段的「台証金融大樓」B1
袖珍.3
源自十六世紀德國宮廷貴族的袖珍藝術,已傳遍了歐洲及北美,成立於1997年3月28日的『袖珍博物館(Miniatures Museum of Taiwan)』,是全亞洲第一座專門收藏當代袖珍藝術品的主題博物館,創辦人尋訪世界各地網羅一流大師的經典作品,擁有國際級的收藏規模。
袖珍.4
『袖珍博物館(Miniatures Museum of Taiwan)』館內包羅萬象的袖珍精品經過專業人士組合布置後,主題作品目前展出約兩百餘件,主要有呈現整座建築內外裝潢的娃娃屋(Dollhouse)、各種房間精緻寫照的夢幻屋盒(Roombox),以及許許多多具有創意和趣味性的經典作品等。
袖珍.5
這些小巧的藝術品大至建築體,小到書桌上的鑰匙,都嚴格遵守國際標準比例,微縮成實物的十二分之一來製作。本館展覽以歐美作品為主,又以現代作品為收藏重點,因為現代作品的製作技藝高超精確,每個細節都能鉅細靡遺地呈現出來,更具可看性與學習價值。
袖珍.6
放大鏡請準備~GO~
袖珍.7
十四周年館慶新作發表:園藝小舖(Bill Lankford,美國,NA)
袖珍.8
黍葉娃娃:這是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偶然發現的娃娃,全是用玉蜀黍的葉子作的。過去人們就地取材,用來自大自然的材料製作玩具,黍葉娃娃就是其中一種。最受喜愛的黍葉娃娃多是歐洲早期移民美洲清教徒家庭成員的造型。
袖珍.9
黍葉娃娃這種民俗手工藝術流傳久遠。目前在台北市政府工作的陳素英小姐,旅居奧地利超過十年,一次到捷克旅遊時,帶回了這些黍葉娃娃。她在參觀『袖珍博物館(Miniatures Museum of Taiwan)』之後,欣然將收藏已久的黍葉娃娃捐贈給本館,與大家分享。
袖珍.10
對襟袍衫裙:連衣裙又稱連身裙、袍衫裙,是指上衣和下裙相連的服裝,作為上衣與褲子(或半身裙)組合的替代品。中國古代的深衣,其上衣與下裳(裙)相連,也可以看作是一種連衣裙,將整個身體均包裹在內,被體深邃,故名「深衣」,是明朝女子著裝的基本款式之一。
袖珍.11
弄玉公主:弄玉又稱秦娥,相傳是春秋時期秦穆公的幼女,在滿歲抓周時相中一塊璞玉,故被賜名弄玉。她自幼就是音樂神童,對音律很有悟性,尤其喜愛品笛吹笙。弄玉後來嫁給原本在華山隱居、善於吹簫的蕭史,成語「乘龍快婿」據說指的便是蕭史。
袖珍.12
布袋戲又稱掌中戲,因偶衣形狀如同布袋,且以手掌操弄而得名。布袋戲可能源自傀儡戲,形成於明末清初,是台灣民間最普遍的偶戲劇種。根據民間傳說,布袋戲創始於明末落第書生梁炳麟(或孫巧仁),其人因懷才不遇,乃編演戲劇嘲諷朝政,為免惹禍上身,便以木偶代言。
袖珍.13
1991年,【中華婦女蘭藝社】社長俞董梅真邀請從事粉塑藝術(源自「捏麵人」)工作已有八年之久的陳慧燕,設計一款能夠代表中華文化的娃娃。經過半年的努力,鳳眼垂髫的中國娃娃「梅蘭」終於展現在國人面前,共有鳳冠霞帔、清代貴妃、鳳仙裝、旗袍、民初藍布衫五種造型,十足中國女人味。
袖珍.14
「芭比娃娃(Barbie)」是由美國玩具公司美泰兒(Mattel)製造的時尚娃娃和虛構角色,於1959年3月9日舉辦的〈美國國際玩具展覽會(American International Toy Fair)〉上首次曝光,隨後引發一股熱潮,首年便生產超過35萬個,如今全球售出數量更是已經突破10億個之多。
袖珍.15
美國女商人與發明家羅絲.韓德勒(Ruth Handler)發現她的女兒芭芭拉(Barbara)喜歡玩紙娃娃,並且常讓這些紙娃娃扮演成年人的角色,而當時兒童玩具的娃娃多是採嬰兒形象。她意識到市場上可能有商機 ,便提出了一個成年人體型娃娃的點子,更用女兒的小名將之命名為「芭比娃娃(Barbie)」。
袖珍.16
維妙維肖
袖珍.17
用鼻孔看人很不禮貌喔XD
袖珍.18
活靈活現
袖珍.19
他好像永遠對著你笑...笑得你心裡發寒~~半夜看到這尊會嚇死吧
袖珍.20
這是件兩百歲的古董,為館內藏品中歷史最為悠久的一件,是創辦人於袖珍藝術的發源地,即德國紐倫堡(Nurnberg)收藏回來的。早年「娃娃屋(Dollhouse)」是貴族兒童的玩具,此作品主要作為教學用途,比例雖不是主流的12:1,但仍然十分細膩。
袖珍.21
當時的袖珍藝術創作者對於尺寸比例沒有一定的準則,一件作品裡往往同時存在有20分之一到5分之一的不同比例,看起來凌亂不堪,而且精細度略差,以現代標準評量其水準可說不高,但紐倫堡(Nurnberg)既是全球袖珍藝術的源頭,自有其不朽之價值。
袖珍.22
「泰迪熊(Teddy Bear)」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熊造型填充絨毛玩具,常被用來安慰兒童的難過情緒,由莫里斯.米奇湯姆所發明,得名於美國第24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俗稱「老羅斯福」);近年來一些設計款的泰迪熊變成了昂貴的收藏品,而且在美國及歐亞各國都可以找到泰迪熊博物館的蹤跡。
袖珍.23
『袖珍博物館(Miniatures Museum of Taiwan)』的精神標誌是由博物館鎮館之寶【加州玫瑰豪宅(California Rose Mansion)】的外觀造型演變而來,此豪宅是一幢典型的英國維多利亞式建築(Victorian Architecture),象徵袖珍藝術的精緻、逼真、夢幻、浪漫、唯美之精神呈現。
袖珍.24
一談到美國的洛杉磯市中心,都會讓人想到該市隨處可見的超高層建築,因此實在很難想像眼前這幢豪宅曾經會是位於這樣一個地方吧?其實一直到本世紀初,洛市中心都是一個小山坡(稱為Bunker Hill),而【加州玫瑰豪宅(California Rose Mansion)】則是1885年落成於該處的。
袖珍.25
本作品的作者Mr. Reginald Twigg於大學時主修建築系,後又取得建築史博士學位。他有感於洛城山坡陸續被炸平而變成今日大家所熟悉的面貌,致使古時豪美的光景從此不在,因此決心憑著歷史文獻將一段短暫的光輝留存於世,並於1988年著手創作此12分之一縮小比例的建物。
袖珍.26
在創辦人夫婦林文仁和林楊錦梅的金援下,作者Mr. Reginald Twigg耗費四年時光終於完成了此件作品,旋即於1993年獲得國際最權威的袖珍藝術雜誌《Nutshell News》評鑑為近25年來十大最傑出藝術品之一。其內部共有20個房間,每個房間的裝潢都不一樣,不過都散發著高貴典雅的氣息。
袖珍.27
舊金山的俄國領事館:這件作品的實際建築物現在仍位於美國舊金山市Fulton街1198號,建於1875年,過去曾經作為蘇俄帝國的領事館;今日它的外觀已被漆上鮮明的色彩,彰顯它過往的輝煌歷史。作者Jim Marens在袖珍藝術界裡享有相當的名氣,被譽為「薑餅屋之父(Gingerbread Man)」。
袖珍.28
卡洛婆婆之家:作者Bill Lankford本來是自己要收藏本件作品的,後經Mrs. Carole Kaye再三懇求方才割愛,並被命名為Carole的小屋,各位或許已注意到其門前的路牌亦叫做Kaye。本館特別情商Mrs. Carole Kaye本人,並且約定不改變原本名稱,才得以將此件作品帶到此地分享給各位。
袖珍.29
象堡:Elephant&Castle在倫敦市郊,位於泰晤士河之南,屬於英國老一代的商店建築,與我國的街屋略有相似之處,亦即以樓下做為商店,而樓上則為居住的空間。不過往樓上的階梯建於屋外,與樓下商店不相干擾則與我國民情不盡相同。本件作品在加拿大西部大展中獲得最高榮譽(Grand Prize)。
袖珍.30
摩天輪:摩天輪是遊樂場中不可或缺的重頭戲,它是由一位名叫Ferris的美國人首先創造的,摩天輪便從此以他為名。本作品全由木頭及錫鉛合金鑄成,形形色色的人物雕塑,都是分別用不同的模子製作,而作者在作品完成後便將模子銷毀,足見本作品的珍貴性。
袖珍.31
被這麼一群人盯著看~~怪恐怖的Orz
袖珍.32
花園裡的石屋:這座石屋的造型是古典的,但其採光方式則是屬於現代式的,因此可算是新舊交替時代的傑作。石屋建於花園內正好可作為貴婦們聊天喝茶以及與花爭豔的好地方。本件作品除了石屋是由美國德州Good Foundation製作之外,屋內外的布置及造景則出自於本館同仁之手。
袖珍.33
街頭商人:作者Steve Hilbert最喜歡將倫敦黑暗的一面呈現於世人面前,這是Hilbert又一件此種訴求之作品,他將陸續以袖珍藝術的方式,呼籲社會重視貧富不均之問題,激起大家對消除髒亂之共識。其實,把髒與亂表現得這麼地逼真,困難度非常高,這也是Hilbert在袖珍藝術界頗受注目的原因之一。
袖珍.34
倫敦東郊:每一個城市都有她繁華的一面,也有不欲不知的一面,曾經號稱世界第一大都市的倫敦亦是如此,有熱鬧、新潮的鬧區,也有落寞、蕭條的郊外。本作品的作者是英國人Steve Hilbert,他最喜歡把被遺忘的一面拉出來見光,這也許是他對貧富問題的另一種意識的表達。
袖珍.35
傑克與魔豆:作者Bill Lankford運用造景的專長來創作童話中故事最精采的部分,被傑克吵醒的巨人正順著豆莖從雲端爬下來追趕他,已經逃到地面的傑克,趕緊拿斧頭把魔豆的根莖砍斷。老舊的房舍,高聳入雲的魔豆及龐大的巨人,整體結構雖然非常簡單,觀賞者可以一目了然,玩味再三。
袖珍.36
白雪公主:幾乎每個年代的孩子都聽過白雪公主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白雪公主不僅擁有一個完美的外表、烏黑亮麗的秀髮、雪白的肌膚、像玫瑰一樣的紅唇,而且保有一顆純真善良的愛心,連小動物都樂於和她親近做朋友。在本作品中,你可從至少六個不同的角度來欣賞故事中的幾個情節。
袖珍.37
讓每個孩童都聞之喪膽的巫婆現身囉
袖珍.38
木偶奇遇記:小鎮上住了一位專門做玩具的薛貝特老伯伯,因為沒有孩子,所以生活非常寂寞。有一天老伯伯用木頭做了一個可愛的小男孩木偶,做完後,老伯伯對他愛不釋手,忍不住歎口氣說:「唉!如果你是個真實的小男孩,那該有多好啊!」
袖珍.39
「又常於土牆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這段沈三白在《浮生六記》中敘述童稚時把花園一角的昆蟲幻想成野獸相鬥的文字,至今仍膾炙人口。
袖珍.40
西方的《格列佛遊記》敘述海外有身材比例僅拇指大小的小人國,也是風行全球的童話。虛擬微物成真實世界,似乎是人人都做過的夢,實踐到藝術上,中國的盆栽、雅石、芒雕、多寶格,西方的蛋雕、汽車模型等,各自有一番迷人的風情,而現今流行於歐美等國的娃娃屋尤其是「袖珍藝術」的代表。
袖珍.41
琴師出門的時刻(Brooke Tucker,美國,1995年):知道這兒是那裡嗎?如果您回答是阿姆斯特丹,那就對了!這位荷蘭音樂家正要應邀出國演奏,提琴、行李都準備好了,而鋼琴呢?還開著,顯然他還需要用到它。
袖珍.42
本作品特別在格局上分作前、中、後,各別說明社交、演奏、奔波三件事,這也明顯表示了一個音樂家的生活型態,在作品中間特別留了一條由前貫通到底的走道,在走道上沒有任何多餘的其他物品,只有音樂家出門要帶的行李。
袖珍.43
據說連鋼琴架上的琴譜都是貨真價實可以演奏的(絕對不是鬼畫符XD)
袖珍.44
溫哥華南邊小廚房(Brooke Tucker,美國,1995年):移居加拿大的華人多半喜歡住在溫哥華,因為那裏的居住環境實在太好了。作者完成本作品,並沒有特定的對象,只是偶然看到相似的廚房在那裏,便以此為名。
袖珍.45
少女婷婷的房間(Brooke Tucker,美國,1996年):少女婷婷的房間面向湖邊,湖面清風拂拂迎面而來,冷氣機在這兒是派不上用場的,您看婷婷也蠻喜歡袖珍藝術,她自己也收藏了三個「夢幻屋盒(Roombox)」呢!
袖珍.46
我想,您一定也跟我一樣被這間房間的白色所吸引,這件作品特別以白色來導出小女孩的純真潔白,大量使用白色作為主色調,並巧妙搭配其他顏色,不讓房間有過於空洞的感覺。
袖珍.47
山居歲月(Ray Whitledge,美國,1998年):普羅旺斯是法國南邊的一個小鎮,因著一本暢銷小說《山居歲月》,將當地精緻的美食文化及特殊的風土民情,詳盡地介紹給世人,讓普羅旺斯成為一個人盡皆知的觀光聖地。
袖珍.48
作者特別設計了一個客廳與臥室相通的生活空間,很適合個人休閒獨處。屋外即是恬靜舒適的山林,頗符合「山居歲月」的生活寫照,也和「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這句中國古語有異曲同工之處。
袖珍.49
聖誕晚會的前夕(Brooke Tucker,美國,1995年):聖誕節是歐美人最重要也最熱鬧的節日,往往節日還沒到,家家戶戶在一兩個月前就開始忙著裝飾與布置了。本房間美輪美奐,就等著節日來臨了。
袖珍.50
法式麵包店(Ray Whitledge,美國,1996年):這件作品是作者Ray Whitledge全新嘗試的題材之一,和從前以起居室、臥室或廚房的創作主題有很大的不同。在袖珍的配件上,食物的題材是很受大家歡迎的,製作的材料及技術已經很接近真實食物的質感,常令觀者不自覺地都有吞口水的奇妙感覺。
袖珍.51
作品中可分為餐飲區、販售區、收銀櫃檯及廚房。大大小小的各式糕點就像藝術品一樣;廚房裡的設備齊全,從烤箱到做蛋塔的模具,細心的人可以發現掉到地上打破的雞蛋,許多人性化的設計,真的會讓人不自覺的進入這個空間之中,甚至可以聞到麵包剛出爐的誘人香氣。
袖珍.52
看得我是飢腸轆轆
袖珍.53
夏日午後斜陽(Ray Whitledge,美國,1995年):信不信由您,左邊桌上酒瓶裝的是真的酒喔!不用說懸掛壁上的油畫也是真的油畫。夏日午後是躺在法式窗邊的躺椅,邊喝咖啡邊讀書的好時刻。房屋主人留在躺椅上的那一本大概不會是哲學書吧!
袖珍.54
源自十六世紀德國宮廷貴族的袖珍藝術,已傳遍了歐洲及北美。這些小巧的藝術品大至建築體,小到書桌上的鑰匙,都嚴格遵守一定的縮小比例製作,以實物的12比1為世界主流,當然比例愈小,作品的難度愈高,也愈精緻喔!
袖珍.55
湧湧的玩具屋(Brooke Tucker,美國,1997年):作者製作的「婷婷的房間」,一直是本館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只是許多小男孩們有些失望,所以在和作者溝通後,這件充滿歡樂氛圍、熱鬧非凡的玩具屋便因應而生。
袖珍.56
許多小男孩夢寐以求的玩具屋,通常只存在於他們豐富的想像世界裡。快樂的湧湧就像生活在一個大遊樂場一樣,就連婷婷也吵著要換房間囉!您注意到這兒還有全世界最小的火車模型嗎?
袖珍.57
度假小屋看電視(Ray Whitledge,美國,1997年):您發現了嗎?這裡有一台目前全世界最小的電視機,更讓人吃驚的是這麼迷你的電視也能正常的播放影片,果然袖珍藝術是很真實呈現現實世界的,作者的用心十分令人感動呢!
袖珍.58
想利用週休二日來完成環遊世界的夢想嗎?『袖珍博物館(Miniatures Museum of Taiwan)』絕對能滿足您的夢想,而欣賞過袖珍藝術的人,共同的感覺是:「真希望能縮小住進裡面!」這就是具體的夢境,美麗、神秘、而又小得令人珍愛與難捨。
袖珍.59
晚餐前的老教授(Sue Packman/林楊錦梅,美國/台灣,1980年):教授名叫(Joe Turner),雖然是資深名教授,仍然孜孜不倦,晚餐時刻了,人還在書房拋不開手上那本書呢!
袖珍.60
夕照舊金山(Ray Whitledge,美國,1997年):舊金山的斜陽、San Francisco Bay的波光,以及諾貝爾獎得主的佇立思考,這三者構成了一幅柏克萊黃昏的靜畫。一位成功的女企業家深深迷戀這種夢想與理論完全揉合的境界,把她的臥室敞向這一片夕照舊金山。
袖珍.61
溫和的夕陽詮釋了整個作品,也許我們不看水晶燈的閃爍,也不細看衣櫃上的素描畫,但我們不得不感受作品整體的氛圍!之後再仔細看看這被夕陽照耀的粉色房間,我們可以發現這房間減少了布料的擺設,在窗簾上不使用落地窗的大布,而ˋ是以不同的方式遮陽。
袖珍.62
挪威的聖誕節(Sue Packman/林楊錦梅,美國/台灣,1995年):窗外一片銀白世界,是標準的白色聖誕,本件作品原為一位化學工程師所製作,因搬家而停頓,然後由國人接續把它完成的,可謂國際合作的代表作品。
袖珍.63
這間到處堆滿物品的房子,為聖誕節添滿熱鬧的氣氛,每一件小配件都值得注意,只要是擁有聖誕氣氛的東西,彷彿都已經聚集在此了。作者不刻意安排視覺動線,而說了這樣一句話:「就是因為它的凌亂,才顯得它的自然!」
袖珍.64
埃及之家(John Howard,加拿大,1999年):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研究人員於1920年在埃及金字塔的陵墓之中,發掘出23件縮小尺寸的袖珍家具,這是歷史上發現最早的袖珍藝術品,而這些袖珍家具當時是屬於陪葬品的性質,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
袖珍.65
貴婦人的粉紅臥室(Rosemarie Torre,美國,1996年):本作品表現的是早期美國,俗稱殖民時期美利堅的有錢家庭。作者Rosemarie是德國移民,最喜歡帶有歐洲風味的殖民時期建築,特別擅長臥房的重現,粉紅則是貴婦人的最愛,也是作者喜歡的顏色。
袖珍.66
本件作品特別去延伸兩側,在左側打開了房門,有走道向內延伸,鞋子擺在門外的鏡前,以彰顯這房間並不是緊閉的;在右側以窗子作文章,籠子和窗花皆能解開窗子緊閉的感覺,也許作者幾乎只使用這單一的粉紅色調,但這正可合乎此臥房的主題。
袖珍.67
東方家室(John and Peggy Howard,加拿大,1991年):作者是移民加拿大的英國人。為了製作本作品,他們夫妻光顧溫哥華的中餐廳十幾次,都快吃成中菜通了。可是作成的中國房屋仍是有點異樣,問那兒不對卻又答不出來,將之稱為西方人眼中的中國房屋就是了。
袖珍.68
配件(Accessory):一齣電影需要形形色色的各種角色來演出,而娃娃屋或夢幻屋盒也需要由林林總總、真材實料且比例精準的配件作搭配才能完成。配件在袖珍藝術中,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仔細看看有些家具上面還會有藝術家的簽名,這些家具配件本身就是一個經典的袖珍藝術品。
* 地址:10489台北市建國北路一段96號B1
* 交通:捷運松江南京站4&5號出口步行約8分鐘
* 電話:(02)2515-0583
* 時間:10:00-18:00(售票至17:00止)
* 公休:週一休館(逢假日順延至次日)、除夕及小年夜休館
* 票價:
成人票 250元
優待票 200元(13~18歲青少年)
兒童票 150元(6~12歲或110公分以上兒童)
65歲以上長者及身心障礙者 125元
* 官網:http://www.mmot.com.tw/
* 售票:https://mmot.fonticket.com/
台北博物館|承載著歷史與想像的袖珍藝術-袖珍博物館
https://theroomlife.com/mmot/
小小世界真奇妙~1:12縮小比例世界~令人驚嘆連連的袖珍博物館
https://alicehuang1199.pixnet.net/blog/post/307693681
袖珍博物館@ SOGO - 總匯葉子- 痞客邦
https://yoko515.pixnet.net/blog/post/202737226
【專欄|老派博粉】走入小小世界,發現大大驚奇-袖珍博物館(Miniatures Museum of Taiwan)
https://artouch.com/artco-kids/content-139515.html
袖珍博物館 另一個小人國
https://www.peopo.org/news/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