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9.11.24~28_虎航「易」起GO:北陸五天四夜,全家六大兩小

343413661_1284402819162919_4217512982647038529_n.jpg

277307218_5732174160133170_3020434981656821164_n.jpg

以上照片來自那谷寺臉書官網

出發前原本以為大名鼎鼎的「兼六園」和「鶴仙溪」會是此行楓紅最美的景點,沒想到因為天氣(下雨缺乏日光)和時間(傍晚光線不足)的關係,網路上如明信片般的景色未能得見。不過,最後一天早上到訪的「那谷寺」卻是讓人驚嘆連連!不僅有美麗的楓紅,山壁上的奇岩和古寺也相當具有可看性,在境內行走一圈,沉靜的氛圍讓人心情也跟著沉澱了下來。尤其是在護摩祈禱所附近,灑落一地的火紅楓葉,配上古樸的寺院建築以及屋簷上經年累月的青苔,共同構成一幅美麗的風景畫,我們也不由得佇足於此,相機、手機快門按不停,就為了留下這叫人沉醉的畫面。

易遊網【旅展清艙】合掌村.那谷寺.武家屋敷.兼六園.郡上八幡.甜蝦吃到飽.双溫泉5天

IMG_2571.JPG

那谷寺.1

冰鎮蕎麥麵~~喔依係ㄋㄟ

IMG_2568.JPG

那谷寺.2

每天五蔬果 病痛遠離我

IMG_2570.JPG

那谷寺.3

養顏美容+養身健康的野菜汁

IMG_2569.JPG

那谷寺.4

飯店早餐當然少不了西式麵包

IMG_2579.JPG

那谷寺.5

交通安全祈願所(堂)

IMG_2578.JPG

那谷寺.6

導遊已經一馬當先跑去買門票了

IMG_2588.JPG

那谷寺.7

日本是一個日常生活與宗教息息相關的國家,也許不是每個人都有堅定的信仰,但許多傳統儀式都和宗教關聯,例如嬰兒出生時父母會抱到神社進行「初宮詣」,而寺廟則是安葬的地方,所以有種說法是日本人「生於神社,死於寺廟」。神社跟寺廟的最主要的不同在於,神社是神道教,寺廟則屬於佛教。

IMG_2587.JPG

那谷寺.8

在日本,寺廟和神社看似相像但其實不同,民眾通常會以是否有「鳥居」來分辨眼前的建築物為寺廟或是神社。不過自奈良時期開始的「神佛習合(本地垂跡)」觀念,把日本神道的八百萬神視為佛菩薩的化身,給予兩者平等地位,寺廟與神社裡也漸漸出現了「鎮守社」或「神宮寺」。

IMG_2589.JPG

那谷寺.9

以稻草編織而成的「注連繩」,在日本各地神社的屋簷、鳥居下方,或者神輿出巡停駐地(御旅所)常可見到。注連繩用以製造「結界」,區隔人世與神域,也有「此繩內為神之境地,妖邪惡靈等不得侵犯」的避邪用意。此外,有些大樹、巨石上也會用注連繩綁著,意味著「神明降臨棲身之所」。

IMG_2581.JPG

那谷寺.10

長滿青苔的屋簷讓「受付所(接待處)」顯得更加古意盎然

IMG_2590.JPG

那谷寺.11

因為不是神社所以眼前出現的並非身穿白衣(襦袢)紅裙(緋袴)的巫女

IMG_2583.JPG

那谷寺.12

位於日本北陸石川縣小松市轄區南邊的『那谷寺(Natadera Temple)』,為高野山真言宗別格本山,其歷史可以追溯至西元8世紀,雖曾一度受到戰爭波及而荒廢,不過在17世紀加賀藩第二代藩主前田利常於小松城隱居時期將之重建,2015年入選米其林綠色指南一星景點。

IMG_2591.JPG

那谷寺.13

『那谷寺(Natadera Temple)』由泰澄禪師於養老元年(717年)開山,時至今日已有1300餘年歷史;走入寺內質樸穩重的「山門」,彷彿進入神佛領域,不僅讓人感到愉悅,內心也更加平靜。「山門」上頭懸掛寫著〈自生山〉三個大字的匾額,代表寺方崇拜大自然神靈的精神。

IMG_2584.JPG

那谷寺.14

泰澄大師生於飛鳥時代的天武天皇11年6月11日(682年7月20日),出生地為越前國麻生津(今福井縣福井市南部),是當地豪族三上康純的次子。傳說他自幼即被譽為神童,14歲那年夢見十一面觀音的旨意,便隱居在故鄉的越知山開始修行,歷經十數載的艱苦磨難,終於體悟佛理的真諦。

IMG_2585.JPG

那谷寺.15

大寶二年(702年),泰澄被文武天皇任命為護國僧人,並在越前國坂井郡(今福井縣坂井市)建造了豐原寺。此後,泰澄於養老元年(717年)登上越前國的靈峰白山,成為史上第一位在白山登頂的人,從此開始了登山參拜的傳統習俗,因此被譽為「白山信仰之祖」,甚至是「日本山岳信仰之祖」。

IMG_2586.JPG

那谷寺.16

泰澄大師不僅是白山的開山始祖,也建造了曾經名列「世界最老旅館」的溫泉旅館【法師 】(之後被建造於公元705年的山梨縣慶雲館擠了下來)。當時在嚮導笹切源五郎的幫助下,泰澄來到了白山山頂,歸途中無意間發現隱於密林深處的藥泉「粟津溫泉」,並興起開設旅館、造福眾人的念頭。

IMG_2582.JPG

那谷寺.17

由於泰澄大師日理萬機,遂將管理【法師 】溫泉旅館的任務交給了自己的弟子、笹切源五郎的二兒子雅亮法師,雅亮又傳給養子善五郎管理,之後管理者均由長子繼承,代代襲名「法師善五郎」。倘若沒有兒子,也只有入贅法師家族的女婿才能成為繼承人。

IMG_2592.JPG

那谷寺.18

自旅館建成後,「一濯則形容端正、兩濯則萬病悉除」的藥泉吸引了遠近不少人前來,而一代又一代的法師也繼承先輩弘揚佛法的精神,敬天且愛人、積德不積錢。走過1300年的【法師 】溫泉旅館,今日的法師善五郎已是第46代,由他的妻子千鶴子負責旅館的經營工作。

IMG_2610.JPG

那谷寺.19

北陸地方其名稱來自日本古代五畿七道中的「北陸道」,在經濟、文化和日常活動等方面主要包括福井、石川、富山三縣,自古以來宗教性濃厚,以「白山」為中心的修驗道可以追溯到養老元年(717年),時至戰國,淨土真宗(一向宗)呈現了空前的發展盛況,這在日本國內是非常罕見的。

IMG_2593.JPG

那谷寺.20

當時的靈峰「白山」橫跨加賀、越中、飛彈三國,約略是今日的石川、福井、岐阜三縣,由五峰構成,最高峰御前峰海拔2702.2米,位於石川縣東南部與岐阜縣接壤處。「白山」是手取川與莊川水系的分水嶺,每逢冬季山頂附近的積雪可達10米,一年四季從遠處眺望,山巔皆為白色,這便是山名的由來。

IMG_2597.JPG

那谷寺.21

自古以來,人們都認為「白山」是有神靈鎮守的靈峰,凡人是無法入山的,更將之與富山(富士山)、立山並列為「日本三名山(日本三靈山)」。登上「白山」頂峰的第一人是修驗道僧侶泰澄,他在養老元年(717年)6月18日和弟子與嚮導一同登頂,並在山上建造了社殿,供奉十一面觀音。

IMG_2614.JPG

那谷寺.22

泰澄大師素有見佛禮佛、無佛朝山的習慣,在他的穿針引線下,「白山信仰」曾盛極一時,至今日本各地仍建有2700多座白山神社。留下無數傳說而被讚譽為「越之大德」的白山開山始祖泰澄,於神護景雲元年3月18日(767年4月20日)在越知山圓寂,享年86歲。

IMG_2694.JPG

那谷寺.23

日本人自古即尊崇天地自然,因此將山嶽、河流等視為生命之起源,大自然當中的花草樹木有其靈性而抱以崇敬之情、感恩之心,不僅是天之國度,在這片土地上的神山靈川、奇石飛瀑,乃至一草一木同樣也有諸神居住,共同守護世間萬物的安好。

IMG_2609.JPG

那谷寺.24

石川縣白山市的「白山比咩神社」以白山為信仰,祭祀的比咩大神(菊理媛神)是純白清淨的象徵,成為人類靈魂的歸所。而位於小松市境內的『那谷寺(Natadera Temple)』,自繩文彌生時代起便是人類洗淨一生罪孽、重獲新生的聖地。兩者皆在717年由泰澄禪師開山,自此成為當地人的信仰中心。

IMG_2600.JPG

那谷寺.25

白山信仰相信人死而復生,因此「白山神社」被視為自然神靈的國度,受人崇敬;『那谷寺(Natadera Temple)』則為佛教修行聖地,同樣以白山神靈為信仰,開山祖師泰澄禪師得慧於自然之神與肉身靈魂交流後產生的「自然智」,將岩窟作為治癒人心的修行道場,從中參悟佛理。

IMG_2602.JPG

那谷寺.26

泰澄禪師親製十一面千手觀音菩薩佛像安置在洞內,作為開拓白山的鎮守神,並在這些自然形成的岩石洞窟內修建殿堂,取名「岩屋寺」,以「岩屋胎內巡拜」為特色,作為人類誕生-再生之地;之後成為【北陸三十三所觀音靈場】第12番、【北陸白壽三十三所觀音靈場】第11番。

IMG_2607.JPG

那谷寺.27

寬和二年(986年),花山法皇御臨此地,在岩洞中參拜禮佛後言道:「我孜孜以求的33處觀音靈場這裡全有了。」便分別取西國三十三箇所中第1靈場的和歌山縣「那智山」與第33靈場的岐阜縣「谷汲山」的第一字,將「岩屋寺」改名為『那谷寺(Natadera Temple)』,並大力興建伽藍。

IMG_2604.JPG

那谷寺.28

『那谷寺(Natadera Temple)』雖曾盛極一時,卻也歷經三次戰火摧殘,幾乎破壞殆盡,直到加賀藩主前田利常於1640年重建寺院,如今寺內包含本堂(大悲閣)、書院、庫裡、三重塔、護摩堂、鐘樓等七棟建築物為國指定重要文化財,庫裡庭園(琉美園)和境內奇石等二處被列入國指定名勝。

IMG_2605.JPG

那谷寺.29

來到『那谷寺(Natadera Temple)』,會發現與其他佛教寺院伽藍的配置有很大不同。一入「山門」,綠意濃蔭的參道立即讓人緩心平靜。左側有開山1300年大祭的御神柱橫立,以檜木建造的紅色建築「金堂華王殿」,650年前曾毀於祝融之災,直到1990年時才重建。

IMG_2606.JPG

那谷寺.30

「金堂華王殿」在南北朝的戰火中全毀,直自1990年方以鎌倉時代的和式風格再建,並採用全檜木結構。中央大殿是所有法事和集會舉行的場所;神聖莊嚴的十一面千手觀音菩薩佛像是京都佛師松久宗琳大師的作品,高約7.8米,除此之外裏面還供奉了白山比咩大神、泰澄禪師和花山法皇像。

IMG_2601.JPG

那谷寺.31

矗立在「金堂華王殿」旁的古樸建築,原本是建於江戶時代末期、弘化4年(1847年)左右的春木家住宅主屋,之後在昭和40年(1965年)移築至此,現為名喚「普門閣」的寶物收藏館,為登錄(非指定)有形文化財,裏頭展示廟方收藏的佛教藝術品以及前田家祖傳的茶道用具。

IMG_2608.JPG

那谷寺.32

「普門閣」收藏大量的佛教藝術品,還有加賀藩前田家傳承的眾多古物,其中平安時代後期的兩界曼陀羅圖、鎌倉時代的風神・雷神立像、江戸時代初期的源平合戰屏風、加賀藩第二代藩主前田利常畫像、首席家臣橫山氏的太刀「風神丸」,以及幕府畫師狩野探幽的作品「花鳥圖」等都是廟方珍藏的寶物。

IMG_2598.JPG

那谷寺.33

從「金堂華王殿」左側通道可直接來到書院及庫裡庭園「琉美園」(需另付費參觀)。昔日毀於戰火的書院,後於寬永12年(1635年)年重建、兩年後完工,因加賀藩主前田利常曾居住在此,是以內部從玄關、祀堂、會客室及起居室等,都規畫得十分完善。

IMG_2616.JPG

那谷寺.34

遊客步出書院,莫不被眼前景象嚇了一跳,往西側是茶室「如是庵」,庭園內有溪流橫過,連接「琉美園」、「三尊石」,頓時從幽靜佛堂轉到桃源仙境。與書院同步完工的「琉美園」,和靜清美、飄渺幽邃,園內種植石楠、紅楓、水芭蕉等,樸真意境與細節之美兼具,充滿賞園情趣。

IMG_2617.JPG

那谷寺.35

由江戶時代名造園師小堀遠州設計、加賀藩的庭院掌事分部卜齊所建造的「琉美園」,是石川縣境內最古老的庭院之一,1929年4月被文部省指定爲名勝。隱於庭院西北角的茶室「如是庵」,是千家(茶聖千利休)第四代傳人仙叟爲了前田利常所建造。傳說隱居於此的利常,對此茶室偏愛有加。

IMG_2693.JPG

那谷寺.36

天正7年(1579年)出生的小堀政一,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至江戶時代前期的大名、茶人、建築師與造園家。父親正次原本是近江國坂田郡小堀村(現滋賀縣長濱市)的土豪,因在關原之戰有功,獲賜備中松山城,父歿之後,政一繼承為第二代藩主,元和5年9月(1619年)移封近江小室藩,為初代藩主。

IMG_2595.JPG

那谷寺.37

小堀政一以小堀遠州之名較為人所知,「遠州」二字源於其武家官位從五位下遠江守。政一的茶湯作為遠州流(小堀遠州流)傳承至今,他的美學也影響了華道(花道)的世界,流儀分成正風流、淺草流、日本橋流等三大流派。昭和初期,從既成的流派又獨立出許多家元、宗家。

IMG_2599.JPG

那谷寺.38

走進山門後首先看到的是被樹林包圍的石板參道,筆直地帶領香客們前往感受「自然智」的奧妙。林蔭下的土地滿是青苔如地毯般覆蓋,放眼望去皆是綠意盎然。林中還有加賀藩第二代藩主前田利常親手種植、在當時作為行道樹的杉木,歷經三百多年,見證了此處的物換星移。

IMG_2692.JPG

那谷寺.39

步移景異 一步一景 園內處處是「楓」景

IMG_2629.JPG

那谷寺.40

我願稱此為最美 沒有之一

IMG_2619.JPG

那谷寺.41

景色美到令人屏息 時光彷彿為之凝結

IMG_2620.JPG

那谷寺.42

紅楓與青苔相互襯托

IMG_2624.JPG

那谷寺.43

布妞從入園之後就吃個沒完

IMG_2623.JPG

那谷寺.44

要拍照了還捨不得放下米餅

IMG_2618.JPG

那谷寺.45

「護摩(Homa)」意譯為「火供」,最早來自於印度婆羅門教的吠陀祭祀,用以供養火神阿耆尼(Agni),人們將火視為印度天神之口,火燒供品,天神食之,再賜人以福。之後融入佛教成為修行儀式的一種,目前主要盛行於佛教密宗(金剛乘)和日本神道教。

IMG_2621.JPG

那谷寺.46

吠陀時期印度人深信祭祀萬能,遇有獻祭儀式,即擇地架台,將聖火點燃,主持人唱讚偈,並唸諸神的名字與咒語,再加上祈求的願望,一切供養之物,均投入火中焚化。所以火神同時具有神的信使的性質,他與閻摩(印度神話中的死神)有很深的關係,人死後通過火葬,靈魂才得以進入亡者的國度。

IMG_2622.JPG

那谷寺.47

佛教早期不做祭祀,至大乘佛教中後期吸收部分印度教儀軌,藉由「火天」將供養之物,轉呈佛菩薩及三界天神。婆羅門教有44種的外道火供方法,而佛教「護摩(Homa)」之法有二:外護摩(入世法)需設外壇,以世間之火燒化供品;內護摩(出世法)則以自身為壇,以如來之智火,燒煩惱之薪柴。

IMG_2627.JPG

那谷寺.48

「真言宗」是日本佛教主要宗派之一,為密宗的一種,最早起源於印度佛教,四世紀流傳於中國,又由惠通傳入朝鮮半島,稱為「東密」。空海(弘法大師)將密宗傳入日本後,開創獨立教派「真言宗」,而「護摩(Homa)」便逐漸融入神道教,成為神道修煉的儀式之一。

IMG_2628.JPG

那谷寺.49

御護摩祈禱是弘法大師空海從中國引進日本的「真言宗」祈禱法。用特別的薪柴生起大火,透過火焰把願望傳達給不動明王,祈求靈驗。大約在1080年前,關東地區發生動亂,天皇命令寬朝大僧正實施御護摩祈禱後,動亂為之平息,之後,御護摩祈禱就開始流傳,直到現代。

IMG_2640.JPG

那谷寺.50

『那谷寺(Natadera Temple)』是位於石川縣小松市境內的日本佛教寺院,由高僧泰澄在養老元年(717年)創建,為高野山真言宗別格本山,山號「自生山」,主要供奉千手觀音菩薩像,是一尊秘佛,每33年開扉(開帳)一次,最近一次是在2017年4月9日至10月31日為了開創一千三百年大祭而公開。

IMG_2672.JPG

那谷寺.51

源於佛教密宗的「真言宗」,曾經一度是日本的國教,也是今日日本人民最普遍的信仰宗教。宗名「真言」,梵語為satya-vacana,可譯作真實語,意思是如來(佛)所說的真實之語,源自《分別聖位法門經》中所載:「夫真言陀羅尼宗者,是一切如來祕奧之教,自覺聖智頓證法門。」

IMG_2673.JPG

那谷寺.52

『那谷寺(Natadera Temple)』隸屬高野山真言宗,根據統計,全日本真言宗的信徒概括為600萬,其中有60%屬於高野山真言宗,堪稱是真言宗約略50個宗派當中最重要的一支,而其總本山是位於和歌山縣伊都郡高野町的「金剛峯寺」,也是宗祖弘法大師空海的圓寂之處。

IMG_2671.JPG

那谷寺.53

弘仁7年(816年),嵯峨天皇將高野山下賜空海,正式開創真言宗;823年(弘仁14年)又敕賜教王護國寺(東寺)為密教道場,從此,真言宗便以此二處為基石,繁衍興盛於日本各時期。爾後大師的諸多傑出弟子紛紛開傳真言密法,至今形成眾多流派。

IMG_2668.JPG

那谷寺.54

《日本書紀》有載佛教傳至日本始於飛鳥時代的欽明天皇13年(西元552年),朝鮮半島上與日本友好的百濟國,向當時的欽明天皇致贈了一座釋迦佛的金銅像。以此為契機,更多的佛教文物、經典開始傳入日本,來自半島的渡來人也在日本蓋起了寺院、佛塔,這一事件在歷史上稱為「佛教公傳」。

IMG_2670.JPG

那谷寺.55

起初,泛靈信仰的日本人只是把「佛」當成神明的一種來崇拜。但久而久之,隨著對佛教教義的理解,日本人開始意識到這是一種和傳統神道不一樣的宗教。在朝廷中,有些主掌祭祀的豪族如物部氏,對佛教採取反對的立場,而崇佛的蘇我氏則聯合廄戶皇子(聖德太子)、渡來人等勢力對物部氏發動鬥爭。

IMG_2669.JPG

那谷寺.56

隨著反佛派被打倒,佛教更進一步在日本生根,並成為統治階級所推崇,鎮護國家的宗教。奈良時代(710~794年),因為對佛經中哲學理論的鑽研,包含:三論宗、成實宗、法相宗、俱舍宗、律宗、華嚴宗等「南都六宗」大為發展,這時期的宗派比較像是不同領域的學科,兼修多宗的僧侶亦大有人在。

IMG_2667.JPG

那谷寺.57

平安時代(794~1185年),恒武天皇為了弱化寺院對於政治的影響力,便遷都到京都(當時稱為平安京),並派遣留學僧到中國唐朝,希望以新佛教對抗奈良的舊佛教。延曆24年(805年),最澄返回日本,在比叡山開創「天台宗」;翌年空海亦回到日本,之後在高野山開闢道場,創立「真言宗」。

IMG_2665.JPG

那谷寺.58

當時中國唐朝正興盛一種由天竺僧人金剛智和善無畏傳入並由不空三藏推弘的佛教真言修法,亦稱「秘密佛教」,簡稱「密教」。弘法大師空海便是在長安青龍寺接受惠果阿闍黎的傳法灌頂,傳承金剛界與胎藏界二部純密,為唐密第九祖,受賜法號「遍照金剛」。

IMG_2662.JPG

那谷寺.59

空海門下弟子眾多,其中以實惠、真濟、真雅、智泉、圓明、泰範、真如、道雄、果隣、忠延等十大弟子最為精進;法號「真」字者是從大師得度出家,而其他法名者,則是在投入大師門下前已經出家。他們皆直接身受空海薰陶,是由空海欽點的法燈,為「真言宗」之布教及發揚工作創出光輝歷史。

IMG_2661.JPG

那谷寺.60

在弘法大師十大弟子中,年紀最小的是真雅(比空海年少20歲的親弟),最年長者是實惠,兩人盡得空海真傳,分別被天皇御賜「法光大師」和「道興大師」,足證他們的智慧和神通超凡入聖。這一老一少的兩位弟子,把弘法大師的法脈繼承下來,令「真言宗」在日本歷時一千二百年到今天,法燈不滅。

IMG_2659.JPG

那谷寺.61

高野山是朝廷敕賜給弘法大師弘揚真言教法的根本道場,因位處京都之南,故又稱「南山」。真然是弘法大師的外甥,幼時已有出家的念頭,他先是拜法兄真雅為師,接受金剛與胎藏兩部的秘密灌頂,大師也傳授他即身成佛的秘文。空海於入定之前將高野山付囑真然,是為「金剛峰寺」首位座主。

IMG_2660.JPG

那谷寺.62

大師入定留身後,因門下弟子修持方式不同,逐漸出現兩個不同派系,一派以高野山為主,重視金剛界修持,另一派則以東寺為主,重視胎藏界修持。直至源仁出現,他將兩部大法的兩種不同修持方式,加以協調融合,成功調解了高野山和東寺之間的分歧。

IMG_2666.JPG

那谷寺.63

源仁死後,再沒有中間人協調高野山和東寺雙方的矛盾,令「真言宗」再度分裂成兩個派系,一派以益信(本覺大師)為首,稱為「廣澤派」,代表胎藏界之修持;另一派則以聖寶(理源大師)為首,稱作「小野派」,代表金剛界之修持。此二派之後又各自開出六個支脈,合稱「野澤十二流」。

IMG_2648.JPG

那谷寺.64

弘法大師之後有十哲,十哲再傳下去,分成「野澤十二流」、合計36個派系,更有超過70種不同教理。在密宗傳法制度中,非常重視祖師及流派之發展,密宗是代代相傳之宗教,每一代均由最出色的阿闍黎傳承法統,使之燈火不絕,源遠流長。

IMG_2664.JPG

那谷寺.65

晚年,不眷戀朝廷官位的空海希望能在「四面高嶺、人蹤蹊絕的平原幽地」興建道場隱居弘法,而他選中的,就是今日位於和歌山縣伊都郡高野町的「金剛峰寺」,山號「高野山」。高野山真言宗是「真言宗十八本山」重要的一支,『那谷寺(Natadera Temple)』亦屬此流派,為北越・關東的別格本山。

IMG_2663.JPG

那谷寺.66

『那谷寺(Natadera Temple)』貼近岩壁而立的本堂「大悲閣」,是拜殿、唐門和本殿的總稱。本殿構造與京都清水寺大名鼎鼎的「清水舞台」相似,縱橫交錯的木材交接處以榫缝中加入楔子的方法固定,不用一釘一鐵,便能屹立至今,日本傳統「懸造」建築工法讓人嘆服!

IMG_2650.JPG

那谷寺.67

「大悲閣」曾因被捲入戰火而一度荒廢,後由加賀藩第二代藩主前田利常於1642年重建,在四方的圍欄上施有加賀藩知名工匠「山上善右衛門」所作的鏤空雕飾。(他是代表石川縣的著名寺院建築暨雕刻大師,作品還有在富山縣被尊爲國寶的「瑞龍寺」的棟樑柱等。)

IMG_2651.JPG

那谷寺.68

建在岩山內部洞穴的「大悲閣」,下部宛如一架空的木造舞臺,意取觀音菩薩普渡眾生的大慈大悲之心。本殿裡頭供奉十一面千手觀音佛像,於1941年被指定為國寶,1949年經過解體修繕後,1950年完工,再次與拜殿、唐門一同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

IMG_2656.JPG

那谷寺.69

遊人參觀『那谷寺(Natadera Temple)』還有一項特別的體驗,那便是「岩屋胎內巡拜」,在日文中,「岩屋」指洞窟,「胎內」意喻子宮內部,「巡拜」則為朝聖之意。顧名思義就是將洞窟喻作母胎,參拜者進入洞窟,猶如再次進入母體,藉此自我內省,洗滌心靈,讓潔淨的靈魂得以重生。

IMG_2657.JPG

那谷寺.70

『那谷寺(Natadera Temple)』的「岩屋胎內巡拜」在其本堂「大悲閣」中進行。建於岩山洞穴之內的「大悲閣」,環抱於山、矗立於林,行走其中,彷彿感到一股股天地靈氣,輕輕地滲進身體和經脈。放慢步伐、放下雜念,在暗黑的洞窟中探步向前,再次從洞窟出來,迎向陽光之時,感覺如獲新生。

IMG_2654.JPG

那谷寺.71

除了『那谷寺(Natadera Temple)』之外,在日本境內的一些古寺也有類似的宗教信仰,譬如大家都很熟悉的「鎌倉大佛」,那是位於神奈川縣鎌倉市「高德院」內的一尊露天阿彌陀佛青銅塑像。遊人從大佛左側的入口進入佛像之身,參拜者穿越佛體,靈魂將得到淨化,如同在母親的子宮內重生。

IMG_2653.JPG

那谷寺.72

此外,京都最古老的法相宗寺院「清水寺」,也有十分著名的「胎內巡遊」,地點就是寺院內的「隨求堂」地下。那裏有一間神秘的暗室,象徵大隨求菩薩的胎腹,裏頭暗淡無光,伸手不見五指,遊人必須摸著佛珠狀的欄杆緩步前行,等到重見光明的時候,方才明白黑暗中那一點微光是如何珍貴。

IMG_2652.JPG

那谷寺.73

『佛光長照,法水甘露』,有光的時候,你要愛惜光明,見光就如同見佛;有水的時候,你要知道水的寶貴,佛法就像甘露,可以滋潤我們乾枯的心田,可以成長心裏的禾苗。所謂『千年暗室,一燈即明』,有時候在迷惘之間,重新點燃我們的,就是黑暗中的那一點微亮的佛光。

IMG_2658.JPG

那谷寺.74

出了本殿,那苔原覆滿的洞口讓人忍不住佇足許久,也因站在高處,才發現寺境之大,原來我們連一半都還沒走完。岩山洞窟與四季自然景色交融的『那谷寺(Natadera Temple)』,如同一處秘境,綠樹林蔭、青苔舖地,就算不是最美的紅葉季節前來,仍為眼前奇景與沉靜之美撼動不已。

logo2.png

白山信仰 自然智の森 那谷寺
地址:〒923-0336 石川縣小松市那谷町ユ122
電話:0761-65-2111(總機)
傳真:0761-65-1626
費用:成人(中學生以上)600日圓、小學生300日圓、學齡前兒童免費;書院、庭園+200日圓
時間:09:15~16:00,全年無休
交通:「那谷寺」巴士站下車
官網:https://www.natadera.com/CN/index.html

日本北陸|千年古剎那谷寺|絕美風情
https://laijoyce.com/natadera/
石川縣小松市那谷寺:奇岩仙境、紅葉秘境
https://www.fun-japan.jp/tw/articles/10388
傳承千年石川那谷寺 北陸超人氣紅葉景點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WBgQw0g
【石川縣】創建超過1300年!入選米其林旅遊指南的絕美楓紅「那谷寺」
https://matcha-jp.com/tw/7694

map2.jpg

arrow
arrow

    活力小太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