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0.07.18-火車嘟嘟嘟,開到哪裡去~~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

271589503_10158083351116193_2981978546281860852_n.jpg

以上照片來自臺博館官網

#剛於7月6日開幕
#附設兒童展示區
#蒸汽小火車很夯

IMG_8576.JPG

鐵道園區.1

『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除了古蹟建築為亮點外,園方也籌備了《鐵道部園區歷史暨古蹟修復常設展》與《鐵道文化常設展》、《鐵道動態模型常設展》等開幕首檔展覽,還把已停役的莒光號列車車廂搬到展場裡,讓民眾不必到火車站,直接在園區內就能有搭上莒光號的感受。

IMG_8614.JPG

鐵道園區.2

園方亦針對親子旅客策劃了《兒童展:蒸汽夢工廠》,以及因應館舍地理區位,完整呈現1970至1980年代末代蒸汽火車行駛的時代,臺北鐵路地下化工程動工前第三代臺北火車站周邊場景,重現臺北城區各式柴油機車、電力機車及電聯車運行之《臺灣平行線上的動力革命》鐵道動態模型常設展。

IMG_8577.JPG

鐵道園區.3

臺灣蒸汽火車歷經百年輪轉,但小朋友你知道蒸汽火車是怎麼來的嗎?讓我們進入蒸汽火車的世界,探索蒸汽火車的故事,了解動力的演進、火車的重要機械結構、以及蒸氣轉化為動能的過程,也看看有哪些人在蒸汽火車上工作,來一場蒸汽火車的奇幻旅程吧!

IMG_8605.JPG

鐵道園區.4

火車嘟嘟嘟 開到那裡去 嘟嘟嘟 我來告訴你 嘟嘟 ㄑㄧㄥ ㄑㄧㄤ ㄑㄧㄥ ㄑㄧㄤ

IMG_8580.JPG

鐵道園區.5

換布妞來接手當一日列車長

IMG_8593.JPG

鐵道園區.6

隨著『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的開幕,臺北城北成為人們注目的焦點,這個區域除了擁有悠久且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過去的在地產業更結合文創,輔以手作、導覽等適合親子同遊的方式,帶領民眾更深入了解在地的人文之美。

IMG_8590.JPG

鐵道園區.7

『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見證臺北城百年來的發展與變遷,園區內有多處被指定為國定古蹟的建築群,民眾來此不僅能夠欣賞其建築風華,館方籌備的《鐵道文化常設展》還透過模型、影像和互動裝置,呈現臺灣鐵道發展的歷史文化;館內豐富多樣的展品,就算你不是鐵道迷,也會眼界大開。

IMG_8594.JPG

鐵道園區.8

親子同行此處絕對不能錯過《蒸汽夢工廠》兒童常設展,展區劃分為適合學齡前與六至十歲兒童的兩個區域,前者備有可乘坐的載貨蒸氣小火車、桌上組合積木鐵道模型等趣味設施;後者則有火車拼圖、彩繪以及投炭練習場,或是動腦筋、比體力等等的活動,總是讓孩子們玩到不想回家。

IMG_8582.JPG

鐵道園區.9

蒸汽火車曾經在臺灣奔馳過數十載的美好時光,現代再出現的機率可說是微乎其微。因此在展覽發想的過程,館方便規劃以蒸汽動力作為出發點,希望觀眾可以了解蒸汽火車運作的原理、歷史,展示敘事亦以蒸汽火車作為主角的方式貫穿其中,並搭配多種互動遊戲,帶起參觀民眾探究的慾望。

IMG_8604.JPG

鐵道園區.10

自己的火車自己著色

IMG_8609.JPG

鐵道園區.11

考量現代大多為雙薪家庭的情形下,家庭成員可共處的時間彌足珍貴,為此國立臺灣博物館(臺博館)於策劃北門館(鐵道部園區)的兒童常設展時,希望創造一個可讓家庭成員們,共同成長、學習及發展的空間,並透過遊戲的方式,帶領參觀民眾以輕鬆、有趣的方式去了解鐵道的歷史和文化。

IMG_8608.JPG

鐵道園區.12

以蒸汽火車為主題的《蒸汽夢工廠》兒童常設展,展示地點位於北門館工務室中最右側的兩個房間,以不破壞古蹟為原則,故此這兩個展間設定的參觀年齡也有所不同,左側的展廳規劃供較大年紀的學童參觀,建議年齡為6至10歲,右側的展廳則是供6歲以下的學齡前兒童參觀。

IMG_8664.JPG

鐵道園區.13

以「蒸汽火車」作為兒童展的主軸,是希望可以使更多民眾,藉由展覽內容的規劃設計,認識將在臺灣消失的歷史記憶,以啟動一輛蒸汽火車所需動員的人、事、物為出發點,並透過「我做所以我記得」之身體力行遊戲方式,認識蒸汽火車,藉以啟發參觀民眾對蒸汽火車的興趣。

IMG_8668.JPG

鐵道園區.14

為讓參觀民眾體驗司爐(燒鍋爐的工人)投炭的辛苦,展廳內規劃有兩座「投炭練習場」,並依照當時列車司爐者的工作情形,設計一分鐘需鏟25至26鏟的遊戲規定,另為增添緊張、真實與樂趣,投炭口上方也設置了互動短片,顯示觀眾投炭的狀況。

IMG_8628.JPG

鐵道園區.15

從一個城市移動到另一個城市,鐵道打破區域空間的隔閡,載運著記憶,退役的舊鐵道伴隨著都市發展,被賦予新時代意義。鄰近臺北北門,原為日治時代鐵道部、戰後台鐵總局本部的『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歷經16年的漫長修復時光,終於在今年7月7日正式對外開放。

IMG_8630.JPG

鐵道園區.16

日治時期大正8年(1919年)完工的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廳舍,百年之後改以『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的一份子亮相,整體為磚木構造。走進修復後的鐵道部廳舍門廳,迎面而來的木造宏觀樓梯、天花板的華麗泥塑,彷彿穿越時空,回到1920年代的舊日時光。

IMG_8629.JPG

鐵道園區.17

內部裝飾最為華麗的是中央棟二樓會議廳,以木骨塑造橢圓天花板,以及包含鳳梨等臺灣特產水果的灰泥裝飾,富含熱帶風情。會議室面向正立面以凸窗連接陽臺,在臺北市的縱貫線鐵路地下化之前,站在陽臺就可以觀看列車通過廳舍前方,據說是從前高層長官每日例行的儀式。

IMG_8634.JPG

鐵道園區.18

鐵道部的修復過程精細繁複,臺博館及交通部臺鐵局共同合作,邀來古蹟修復專家學者及匠師,從歷史建物、戶外景觀、室內裝修,延伸至清代機器局東側圍牆及石板道,將園區進行大規模整合修復,分別榮獲多項殊榮,包括第16屆公共工程金質獎、第一屆臺灣光環境獎以及第五屆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

IMG_8640.JPG

鐵道園區.19

『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位於臺北府城北門西北街廓,座落位置涵蓋部分淸代劉銘傳擔任首任臺灣巡撫時建設的機器局。機器局在當時即為製造器械、修理火車的基地,至日治時期日人接管之後,逐漸擴張修築改為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用地,二戰後則劃歸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所有。

IMG_8638.JPG

鐵道園區.20

鐵道部園區所在位置歷經三個不同的政權,因應內部與外在不同需求的擴增改建或是縮減修築,長期帶領全臺鐵路發展,直至臺鐵局於1989年前後陸續將人員遷入位於臺北車站的辦公空間,建築群乃至整個園區才放下此大任,取而代之的是在2020年以臺博館系統之一的嶄新面貌,重生於臺灣民眾的眼前。

IMG_8639.JPG

鐵道園區.21

從古生物館(原勸業銀行臺北支店)、南門館(原專賣局臺北南門工廠)到鐵道部園區(原交通局鐵道部),每個館舍中都有建築古蹟展,作為向觀眾說明每個展館由來與特色的博物館敍事。鐵道部園區因交通門戶屬性,在臺博館系統中被賦予了呈現「臺灣鐵道發展」的館舍。

IMG_8662.JPG

鐵道園區.22

曾有審查委員提出這樣的問題:「古蹟展,是要在古蹟中做關於古蹟的展覽,還是要展示古蹟?」仔細思考後,策展團隊採取的作法是:修復後的古蹟本體才是展示主角,後續增添的古蹟展示重點在引導觀眾悠遊於展館之間的實際空間體驗,古蹟展作為建築的註解,不應搶走古蹟自身的風采。

IMG_8663.JPG

鐵道園區.23

臺灣的鐵路從十九世紀末開始,由首任巡撫劉銘傳主持建設從基隆到臺北的路段,後續由繼任者將鐵路延伸至新竹,是臺灣邁向現代化的起步之一。甲午戰爭後,日本接管臺灣,體認鐵路在統治與交通上的重要性,首任總督樺山資紀宣布縱貫線為治臺要務之一,隨即展開全臺的路線勘查。

IMG_8631.JPG

鐵道園區.24

1949年國民政府來臺,包含鐵路在內的各項建設,常因戰後物資缺乏、人為破壞偷竊、內部人員動盪、社會秩序混亂,以及來臺官員亦不了解臺灣鐵路等諸多問題而運作不良。隨著政局漸趨穩定後,過了很久才陸續完成鐵路的修復,並將連結臺東線的北迴線,和將環島路線實現的南迴線興築完成。

IMG_8643.JPG

鐵道園區.25

在古典的廳舍中,昔日鐵道部、鐵路局的辦公空間,如今改裝成展覽廳,臺博館也蒐集眾多鐵道文物,包括鐵路便當、車票、車頭銘牌、路牌閉塞器等,把臺灣鐵道史百年來現代化的一點一滴都收藏進了館內,讓各個世代的遊客,能透過觀賞展覽,交換彼此世代間的記憶。

IMG_8641.JPG

鐵道園區.26

鐵道部園區也相當用心地在有限的空間內重現了「火車站」的真實場景,包括候車處、售票口、時刻表等,相當吸睛。館方更把貨真價實的莒光號車廂「搬進」展場中,搭配在軌道上運行間的真實音效與窗外光影,讓遊客彷彿置身於承載滿滿鄉愁的車廂中,不禁想逕自坐下來、開啟下一段鐵道旅程。

IMG_8656.JPG

鐵道園區.27

臺博館為了重新再利用與活化古蹟建築,開幕首檔即推出《鐵道文化常設展》與《鐵道部園區歷史暨古蹟修復常設展》,兩大結合園區歷史背景和古蹟建築脈絡的常設展,更有針對親子客層及因應館舍地理區位而策劃的《兒童展:蒸汽夢工廠》與《臺灣平行線上的動力革命》鐵道動態模型常設展。

IMG_8653.JPG

鐵道園區.28

除了常設展外,臺博館也策劃了《異論現代:1935臺灣博覽會》及《臺灣鐵道旅館》兩檔特展,帶領觀眾重返「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探索當時人們如何回應現代體制,並邀請觀眾體驗1908年因應縱貫線鐵路開通而建造的全臺首間西式旅宿「臺灣鐵道旅館」,深度認識臺灣現代性發展的軌跡。

IMG_8651.JPG

鐵道園區.29

鐵路的延伸也帶動了觀光產業,讓人們可以快速地跨越地域限制,移動到想去的地方,也許是廣闊無垠的大海,或是綠意盎然的山林。不論是日治時期鐵道部為觀光而生的新北投線,或是二戰後的臺灣鐵路管理局,均著力於提升列車舒適度與服務品質,讓鐵路旅遊成為民眾生活經驗的一部分。

IMG_8650.JPG

鐵道園區.30

二戰後,臺灣鐵路過了一段慘澹的戰後復興歲月,到了1949年11月11日,才正式開始開行北高之間的「特快對號車」。起初列車並沒有「名號」,而僅有數字車次,直到1950年,時任鐵路局長莫衡接受趙建修牧師的建議,同年將南下第一次特快對號車命名為【成功號】、北上第二次為【銘傳號】。

IMG_8652.JPG

鐵道園區.31

這兩列名字分別取自鄭成功和劉銘傳的【成功號】、【銘傳號】,並不是所謂的列車等級名,而是指某一特定的車次,仍掛有頭、二、三等車廂供旅客選擇。1953年12月,臺鐵取消客車等級制後,這兩個列車名繼續沿用,只不過列車組成改為特快對號車、平等客車、客廳車、餐車與行李車。

IMG_8648.JPG

鐵道園區.32

1961年6月18日,臺鐵為了提升服務品質,特別開行臺北至高雄間1次與2次、臺北至彰化間及臺北至臺中間5次、6次、8次、9次,共計6個車次配置寬大坐臥兩用椅之【觀光號】特快車。該車種除了停靠站較少外,在配置車輛上也為最新車種。

IMG_8647.JPG

鐵道園區.33

在外觀上,【觀光號】車廂最初與臺鐵標準塗裝相同,為深藍色底加一條白線,1970年莒光號加入營運後,為了清楚識別才改為白底紅色啞鈴塗裝。此車種除了配置冷氣外,也於營運列次上掛有設備齊全之35DC32750餐車供應中西式餐點,另外車上除了列車長之外,尚派駐有隨車服務員提供各種服務。

IMG_8661.JPG

鐵道園區.34

臺灣鐵道史最早可回溯至清代晚期,《鐵道文化常設展》將這百年來的累積變遷切成四大展區,逐一以文物、模型、數位影像或互動裝置等形式說明。「咱的鐵支路」說的是陸上交通工具、鐵路路線變革;「火車日常」則從大眾熟悉的列車車種、各式車站、乘車票券等體驗說起。

IMG_8646.JPG

鐵道園區.35

「解碼鐵路信息」探秘幕後專業的運行機制,包括平交道、號誌樓、橋梁、隧道等鐵道建築,以及號誌機、閉塞器、止衝擋等保安裝置;「現代性時空秩序」則展現鐵路引發的島內旅遊風潮,於文學、音樂、繪畫、電影等作品中留下的時代記憶等。

IMG_8657.JPG

鐵道園區.36

據說耗資2300萬打造的動態鐵道模型,是館內一大亮點。選定1910年代臺北工場與機器局建築、1970至1980年代臺北車站(臺北鐵路地下化工程動工前的第三代火車站)周邊,以微縮比例1/80的模型場景,呈現臺北鐵路沿線過往的記憶,並規劃不同車輛型號的火車動態展演。

IMG_8660.JPG

鐵道園區.37

蒸汽機車CK100型(日治時期稱作400型):為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及戰後臺灣鐵路管理局的支線客貨兩用之過熱式蒸汽機車,共有8輛。此型車在日本國內推銷失敗,問世不久即宣告停產,意外讓其成為「臺灣唯一」的珍寶,造就了1998年CK101復駛時,日人組團來台觀賞的「盛況」。

IMG_8659.JPG

鐵道園區.38

柴電機車R0型:是臺鐵擬定機車柴油化政策後所採購之第一批柴油電氣機車,雖然性能數據非常優越,不過因為R0型是美國規格加上日德技術合作的產物,又因日本國內缺乏製造柴電機車的經驗,致使該型機車使用上可靠度非常差,1996年之後已全數報廢停用,僅留一輛改造後之R6靜態保存。

IMG_8658.JPG

鐵道園區.39

電力機車E100型:1974年,臺鐵為配合縱貫線鐵路電氣化,向英國奇異公司採購了20輛中功率電力機車,為臺灣鐵路史上第一批電力機車。臺鐵將這20輛電力機車統編為「E100型」,目前除E101被靜態保存於彰化扇形車庫外,其餘在2007年以前已全數報廢解體。

IMG_8671.JPG

鐵道園區.40

Keep Running

IMG_8672.JPG

鐵道園區.41

真正的鐵軌可是不能坐人的唷

IMG_8674.JPG

鐵道園區.42

臺灣縱貫鐵道由當時的鐵道部技師長(總工程師)長谷川謹介擔任工程負責人,鐵道從1899年5月開工到1908年4月完成,總計耗時9年,比原定工期提早一年完成,總工費2758.5萬圓也比預定金額減少了120萬圓。節約下的120萬圓,長谷川謹介使用了其中的25萬圓增建鐵道旅館。

IMG_8675.JPG

鐵道園區.43

增建旅館的想法產生,是因為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的業務內容除了鐵路運輸,也包括觀光事業。其中在住宿方面,鐵道部認為西方人不習慣中國式的客棧和日本式的禢禢米,臺灣既有的旅館設施對外賓來說也不夠高級,為了迎接縱貫鐵道通車典禮時來自世界各地的貴賓,鐵道旅館因此誕生。

IMG_8676.JPG

鐵道園區.44

作為與鐵道交通相輔相成的重點旅館,由鐵道部直營的「臺灣鐵道飯店」,選址在臺北車站右前方100公尺處,廣約3069坪的土地上興建。飯店由松崎萬長等人設計,本體為紅磚砌成,屬德式建築,內部有挑高大廳與吊燈等設施,裡面所有的配件,從餐廳的刀叉到房間的馬桶,都是來自英國的舶來品。

IMG_8677.JPG

鐵道園區.45

「臺灣鐵道飯店」於1907年(明治40年)夏天開始動工,翌年10月落成,是臺灣第一座、也是當時唯一的一座西式飯店。早年來臺訪問的日本皇族、財政界的大人物都下榻於此,第一位客人是來臺灣主持「臺灣縱貫鐵道全通式」的閑院宮載仁親王。

IMG_8678.JPG

鐵道園區.46

旅人一步出臺北車站,抬頭便可看見車站對面三層樓高、建坪約620餘坪的「臺灣鐵道飯店」。建築的牆面以紅磚為底,搭配白色石造,屋頂則是由多種金屬共構成堅實厚重的馬薩式屋頂,是帝國擴張時期的官廳建築特色;外牆正面中央為半圓形的庭園和車引道,庭園種植荷花、椰子樹等臺灣特色植物。

IMG_8679.JPG

鐵道園區.47

雖然飯店只有三層樓高,但為了服務旅客和彰顯地位,大廳左側設置有臺灣第一座載客電梯, 承重約300公斤。富麗堂皇的「臺灣鐵道飯店」,在當時與臺灣大飯店(圓山大飯店)、臺北招待所、陽明山眾樂園飯店、日月潭涵碧樓等齊名,並列首位,可惜在1945年5月31日的「臺北大空襲」中被炸毀。

IMG_8545.JPG

鐵道園區.48

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坐落在現今忠孝西路、延平南路與博愛路交叉口的「臺北府城北門」,正式名稱為「承恩門」、或逕稱「北門」,為昔日臺北府城的正門,落成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不僅是臺北府城五大城門中唯一完整保持建城時代原貌者,也是臺北市區僅存不多的清代建築之一。

IMG_8540.JPG

鐵道園區.49

在官員長期主導與地方仕紳的贊助下,臺北府城於清治光緒10年(1884)年正式落成於艋舺與大稻埕兩地中間的地帶。「北門」即為五座城門之一,可以說是臺北府城的正門,基於城門方位面向淡水河口之緣故,因此在防禦上有所側重,在城門北側增建了一道方形的外廓(俗稱「甕城」)。

IMG_8541.JPG

鐵道園區.50

臺灣日治時期,日人強硬執行「市區改正」計畫,至1904年已拆除臺北府城大半城牆。1905年拆除西門後,原本欲進一步拆除包括「北門」在內的剩下四座城門,後來在山中樵等學者的請命之下,加上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支持,才得以避免被拆除的命運,1935年更被指定為史蹟加以保存。

IMG_8543.JPG

鐵道園區.51

戰後初期,「北門」與其他四座城門,因為年久失修,加上長期不受重視的緣故,破損情形日漸嚴重。1966年,臺北市政府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為由,將東門、南門和小南門全面改建為華北樣式建築,原貌盡失;「北門」則因為當局計畫在忠孝西路上興建高架道路而面臨拆除的命運。

IMG_8542.JPG

鐵道園區.52

作為臺北建城的標誌性建築,「北門」於1983年被內政部評定為國家一級古蹟。臺北市政府在2015年啟動《西區門戶計畫》,將「北門」的景觀重整列為重點項目之一,首先在2016年初拆除北門高架橋,之後又在城門周圍打造廣場式的開放空間,期許將其塑造為「國門」的意象,成為臺北的歷史地標。

IMG_8681.JPG

鐵道園區.53

「臺北郵局」是中華郵政於臺北市設置的特等郵局,也是中華郵政19個責任中心局之一,其歷史可追溯至1895年成立的「第二野戰郵便局」。其廳舍位於臺北府城「北門」南側,該建築共有四層樓,兩大一小開面建物,連同排面後方空地達8000平方公尺,現已列為直轄市定古蹟。

IMG_8683.JPG

鐵道園區.54

目前的「臺北郵局」設於臺北府城「北門」旁,1930年4月15日完工的第二代廳舍,為平面呈梯形的三層樓兩大一小之類似「四合院」配置,為折衷主義建築。大門原本突出,過去曾設有五連圓拱廊的車寄,不過在1968年時,因興建人行便橋而遭到拆除;臺北市政府於2018年展開車寄修復工程。

IMG_8684.JPG

鐵道園區.55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又名「臺北記憶倉庫」,原本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忠孝橋橋頭,為日治時期由【三井物產株式會社】於1914年興建,2012年被公告為歷史建築,2015年因《西區門戶計畫》被移至交八廣場,導致文資團體抗議,2018年重組修復後作文藝展覽。

IMG_8687.JPG

鐵道園區.56

午餐時光

IMG_8695.JPG

鐵道園區.57

七月份我們家有兩位壽星(加上大姑姑就是三位了)

IMG_8691.JPG

鐵道園區.58

迪士尼公主來陪妳們過生日

IMG_8690.JPG

鐵道園區.59

Happy Birthday to You and You

✻ 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北門館)
◉ 開放時間:週二到週日每日9:30-17:00(每週一、除夕及春節初一休館)
◉ 地理位置:103011臺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一段2號
◉ 服務電話:(02)2558-9790
◉ 購票資訊:全票100元|半票50元
◉ 交通方式:臺北捷運新店線G13北門站2號出口或桃園捷運機場線A1台北車站7號出口
◉ 官方網站:https://www.ntm.gov.tw/exhibitionlist_383.html
◉ 官方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TMuseum

▍ 常設展:鐵道文化、鐵道部園區歷史暨古蹟修復、兒童展-蒸汽夢工廠、臺灣平行線上的動力革命
▍ 特展:臺灣鐵道旅館、異論現代:1935臺灣博覽會

00038.jpg

00035.jpg

00037.jpg

復刻迷你火車穿梭,體驗蒸汽夢工廠~台北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北門館)
https://www.kidsplay.com.tw/visitspot/content/6456#.YfIuuupBw2w
玩家帶路/城北 親子快意遊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72581
【台灣博物館5-鐵道部園區】鐵道博物館怎麼玩? 大小鐵道迷必朝聖!
https://showthinker.com/%e5%8f%b0%e7%81%a3%e5%8d%9a%e7%89%a9%e9%a4%a8%e9%90%b5%e9%81%93%e9%83%a8/
台北景點》臺博館鐵道部園區,太犯規,鐵道主題大匯集,小孩還能開火車
https://myjourney.tw/rail-museum/
抵達軌道運輸第一站,回味「鐵道部園區」百年歷史
https://city.gvm.com.tw/article/73901

c706bd68-1232-4f75-95fc-f93defda226b.jpg

arrow
arrow

    活力小太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