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1.11.21~26_臺北傳統三大廟會慶典的壓軸_艋舺青山祭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廟方承諾要改善去年遶境時大量鞭炮、煙火、電音造成擾民的問題,今年說到做到,把經費花在辦理巨星演唱會以及河濱公園的花火大會,遶境過程謹遵傳統,以掌聲取代炮聲,以北管樂曲取代電音舞曲,值得嘉許!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1

您聽說過或參加過「艋舺大拜拜」嗎?俗稱「艋舺大拜拜」的青山靈安尊王聖誕慶典活動(亦稱艋舺青山王祭),是台北市政府登錄的無形文化資產,更與大龍峒大道公出巡、大稻埕霞海城隍祭典並稱作〔台北三大廟會〕;每年農曆十月底,鞭炮聲在萬華一帶的街頭響起,揭示著「艋舺大拜拜」的到來。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2

青山宮主祀靈安尊王,原為清領時期泉州三邑惠安人的王爺信仰,到了戰後,已成為艋舺地區的大廟。政府在1950年代為了減少廟會的鋪張浪費,勸導將各行政區內的祭典限縮在每年的同一天舉行,龍山區與雙園區(兩者已併入現今的萬華區)都選定在農曆10月22日,也就是靈安尊王聖誕日的前夕舉辦。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3

實際上,官方的「統一祭典」政策限制,並未澆熄廣大民眾的熱情。以1958年的「艋舺大拜拜」為例,當日中午一時起,各宮廟佛社的舞龍、舞獅、蜈蚣陣、花鼓陣、藝閣、北管、南管、八家將、七爺八爺等陣頭開始列隊遶境,鼓樂喧天遊行過市,群眾圍立觀看熱鬧,直至深夜,街上還能聽到鞭炮聲。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4

當時仍有「流水席」的習俗,傍晚來自萬華以外各地區的男女賓客,紛紛湧入萬華應宴,不論大街小巷,家家戶戶親朋滿座,喝酒划拳到處皆是,主客盡歡,尤為熱鬧。此日拜拜,據估計萬華一帶至少消耗肥豬五百頭,雞鴨上萬隻,花費三、四千萬元以上,這筆鉅款足以建造一座中興大橋。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5

時至今日,在都市化的現代社會,隨著移入族群多元、生活步調緊湊,人們與居住地的連結逐漸式微,許多文化也正從我們的生活中消逝,然而「艋舺大拜拜」卻始終屹立不搖,是〔台北三大廟會〕中目前唯一維持傳統,民間自發性年年舉行的祭典,實屬不易,更增添令人前往一睹風采的理由。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6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7

「禮生」則是台灣廟會最美的風景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8

宗教活動盛行的台灣,時常會在街道上看到迎神、遶境等祭典活動,相關的宗教場合常需要「禮生」協助儀式流程進行,不少氣質出眾、樣貌姣好的女性會擔此重責,她們不只會盛裝打扮,還有著極度優雅的舉止,每每出場必定成為祭典上最美的風景,也是廟會的「嬌」點人物。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9

事實上,根據內政部「全國宗教資訊網」所載,禮生是儒教祭祝傳統的贊禮者,又稱贊禮生、奉祝生、主禮生,是漢人的典禮司儀。無論是神明崇拜、祖先祭祀或是婚嫁喪葬方面的禮儀實踐,都由禮生來引導禮儀的程序,像是準備祭品、唱讀祭文等也都是禮生的職責。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10

「禮生」一詞源於《周禮》的春官,主要職責為「掌邦禮」,也就是掌管國家禮儀。正因如此,民間禮生得具備禮學專業知識,過去禮生通常都是由沒考上秀才的貢生,或由有家傳、師承等關係的當地仕紳、文人擔任,但隨著時代演變,禮生逐漸成為了執行、協助禮儀的儀式專家。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11

為了讓典禮顯得莊嚴肅穆,禮生的服儀必須正式而莊重,以祭孔大典的禮生為例,主要仿效明朝士大夫的服裝,頭戴紺色(深紫色)爵弁,穿著右衽且長度至足背的紺色單衣,內襯白色絲質方領,袍服外束紺色絲綢腰帶,下著紺色長褲,足踏紺色鞋履。至於殯葬服務的禮生則因應時代潮流而改穿西裝。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12

二十多年前,【桃園聖義堂】創立全台灣最早的廟會禮生團體「聖義金釵團」,讓一群端莊的年輕女孩,穿著高雅的旗袍,擔任起這樣的職務後,美女禮生在台灣也就慢慢發展了起來。也由於穿著打扮盡顯氣質的關係,讓人覺得這些禮生宛若仙女一般,因此又有「神的侍女」之美稱。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13

「起馬宴」等同於起駕,是大型宮廟在遶境前夕,設宴招待各香頭、陣頭、沿途停駕或駐駕宮廟的主事者以及政治人物;一方面對所有參與的工作人員致謝,並讓工作人員彼此認識,同時也針對遶境流程與所有團體做最後的確認,並發放相關物品如工作手冊、帽子、背心與臂章等等。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14

由「艋舺青山宮」舉辦的〔艋舺青山宮暗訪暨遶境〕(艋舺大拜拜)祭典活動,今年將於11月24至26日舉行,不僅被在地居民視為「小過年」,更是北台灣傳統祭典中最具代表性的年度盛事之一。這次更特別在11月21日當天下午兩時許,於廟前廣場舉辦「起馬宴」,以滿漢全席與手路菜敬獻靈安尊王。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15

刀光劍影撐五牲 降妖除魔嶄瘟疫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16

黃銘波主廚的果雕作品「青山號」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17

肇建於1856年(清咸豐六年)的『艋舺青山宮』,至今已有逾150年歷史。其廟址位於貴陽街上,為台北市街的發源地,又稱「台北第一街」,當時大量來自泉州的漢人沿著淡水河靠岸至艋舺開墾定居,原住民則從上游乘坐獨木舟來此販售農作物,兩方交易以蕃薯為主,所以該地漸漸以「蕃薯市街」著稱。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18

1854年(清咸豐四年),剛結束完械鬥的艋舺,尚未從炮火中平復,就爆發一場嚴重的瘟疫,死傷慘重,因此福建惠安移民特地迎請靈安尊王由原鄉分靈來台,想藉尊王之力弭平瘟疫。相傳神轎在途經舊街(今西園路)一帶時突然加重,惠安移民於是擲筊問明神意,後來經尊王指示立廟於此。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19

於是惠安移民便在當地暫立小祠來奉祀安靈,希望藉此能夠弭平疫情,而後靈安尊王果然大顯神蹟,善信因而倍增。1856年(清咸豐六年),尊王信眾另在貨物貿易集散的「蕃薯市街」(今貴陽街現址)建築新廟,1859年(清咸豐九年)落成,並逐步演變為三邑移民凝聚地方社會力量的王爺信仰中心。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20

日治初期政府對於宗教採取寬容態度,使得靈安尊王信仰得以延續,其後雖然歷經1936年開始的皇民化運動、1950年代以降提出的「改善民俗」和「節約拜拜」等諸多統一祭典政策,『艋舺青山宮』還是在1953年被台北市政府推行為龍山區的秋季拜拜,以及戒嚴時期全市唯二可以辦理迎神賽會的廟宇。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21

相較「艋舺龍山寺」曾於二戰期間因盟軍誤判其為總督府而投下燒夷彈,正殿與東側護廊遭到大幅毀損,後於1955年重建,『艋舺青山宮』的建築則大抵保存良好,本身因具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所以內政部在1985年公告為國家三級古蹟,現為台北市直轄市定古蹟。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22

『艋舺青山宮』主祀由福建泉州三邑惠安移民從原鄉分靈而來的「靈安尊王」(又稱青山王),相傳尊王生前為三國時代漢獻帝建安17年(西元212年),孫權派赴駐守泉州惠安地區的武將張悃(又作張滾),人稱「張將軍」,因其為人正直廉潔兼智勇雙全,於地方上頗有治績,是以深受人民愛戴。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23

又明世宗嘉靖年間編纂的《惠安縣志》說:「青山在縣南,閩時將軍張悃,嘗立寨於此以御海寇。既歿,鄉人廟而祀之,至今不廢。」主張是五代十國中閩國的將領張悃,因為奉命鎮守惠安一帶,軍紀嚴明、愛民如子,逝世之後屢屢顯靈,故在青山附近建廟祭祀,尊稱其為「青山王」。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24

傳說張悃原葬在惠安縣衙門旁,凡新官到任,三日內必備牲醴致祭。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縣令崔知節就任參拜時,墓碑突然傾倒,碑上竟刻有四句詩:「太平興國間,古縣移惠安;若逢崔知節,送我上青山。」崔大驚,並將其墓遷往青山山下,建「青山宮」供奉之,被視為青山的山神與地方的境主。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25

到了清朝時期,大量的泉州移民來台開墾,為了順利橫渡兇險的「黑水溝」,木造帆船上皆會放置大石壓在艙底,稱為「壓艙石」。先民同時會攜帶本地信仰,例如:觀音、媽祖、王爺等,以庇蔭航程平安,靈安尊王的信仰便是在此時傳入台灣,爾後成為艋舺在地居民不可或缺的精神寄託。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26

『艋舺青山宮』正殿主祀靈安尊王,印童、劍童侍於王駕兩側;正殿龍虎邊供奉陰陽司、獎善司、長壽司、監察司、福德司、罰惡司、增祿司、速報司等八司,以及枷鎖將軍、馬使爺、虎爺,加上依附於青山宮各軒社的神將(「義英社」的謝范將軍、「義安社」的謝范將軍、「鳳音社」的文武判官)。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27

「枷鎖將軍」又稱「枷爺鎖爺」或「金枷銀鎖」,是道教冥界神明如東嶽大帝、閻羅王、城隍爺的部將,與牛爺馬爺(牛頭馬面)和七爺八爺(黑白無常)並列六將。兩位將軍負責將亡靈送至奈何橋,並繳交生死簿,其臉譜分別為金色與銀色,有時也會以紅、綠兩色出現。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28

司法神通常仿效現實政制的府縣廳配置,設有諸多部會協助處理各項事物,這些部會的長官統稱司爺,每座廟宇所設的司爺數目不定,如鳳山城隍廟就配置了二十四司,細分到有糾正不法的警報司、負責降疫的瘟疫司、權掌財帛的庫官司、管理牢獄的監獄司等等。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29

『艋舺青山宮』仿城隍廟配置,設有陰陽司、獎善司、長壽司、監察司、福德司、罰惡司、增祿司、速報司等八司,其中陰陽司是城隍的輔導神祇,相當於縣官左右手刑名師爺,而其造像通常左臉為黑、右臉為白,象徵治陰轄陽,善惡分明,絕無通融,外型與布袋戲角色「黑白郎君」頗為神似。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30

「虎爺」是道教中一種以虎為形象的神祇,俗稱虎爺公、虎將軍,尊稱為下壇將軍、金虎將軍,一般供奉於神桌或主神神位下方,供品為生雞蛋與生肉,聖誕為農曆六月初六。「虎爺」最早是山神、土地公及城隍爺的座騎,後來更演變成王爺、媽祖等諸神的座騎,並有守護廟境、村莊、地區與城市之功能。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31

『艋舺青山宮』坐南朝北,基地計184坪,為三開間、三進兩廊矩形縱深的街屋型制建築,廟身前方就是貴陽街、左右兩旁則與鄰屋緊連。前殿為重簷歇山頂(入母屋造),簷間有〈敕封大宋明神 〉字樣,明間華麗精湛的八角形藻井,完全展現出泉州惠安溪底派匠師作風。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32

正殿神龕也是金碧輝煌,上方懸掛匾額以1954年考試院院長賈景德所題〈固圉寧民 〉最為醒目。此外尚有1869年(清同治八年)淡水同知富樂賀所獻〈以答神休〉、1882年(清光緒八年)福建花翎知府銜補用同知何恩綺所獻〈神靈昭著〉、1981年中華民國副總統謝東閔所獻〈百世馨香〉等諸多匾額。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33

「酬神」字義即為酬謝神祇的保祐,泛指一切因神明聖誕、廟宇開光、鬼節打醮、太平清醮及傳統節日而舉行的相關戲曲、戲劇表演,一般都在廟會或是戲台上演出。福建多稱酬神戲為「做戲」,廣東則稱「神功戲」,中國北方另以「社戲」(社中演戲)稱之。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34

廟方安排酬神戲主要是為了娛樂或者答謝神祇,然後順便演給善信觀賞,故往往戲台會搭在廟宇正面,演出時觀眾不許上前、太過靠近,只能在兩旁或後方看戲。今時今日各項娛樂層出不窮,酬神劇逐漸不被重視,但在過去的農業社會,市井小民通常得趁著迎神賽會,才能觀賞戲劇,是一種莫大的享受。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35

酬神戲多依地區流行的劇種演出,在台灣,早期為亂彈戲、四平戲、梨園戲、高甲戲、歌仔戲及掌中戲、傀儡戲等不一而足,光復之後有些劇種及大戲流派,業已衰微不顯,僅剩富有濃厚鄉土色彩的歌仔戲和掌中戲仍然盛行,近幾十年亦有人架設野台、播放電影酬神。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36

台灣的戲曲都跟宗教信仰有關,戲班演戲目的不為復興中華文化,是要酬謝神恩,而不論酬神戲種,演出正戲前都須以「扮仙戲」開場,扮仙分為三類:三仙戲、八仙戲及天官戲。戲台上,扮演神明的演員依序出場、相繼對拜,齊聚戲台後大開宴席,並向台下潑灑米酒、喜糖,詮釋神明賜福人間的過程。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37

早期社區發展多以「廟」為軸心向外延伸,廟宇兼具地方信仰、商業中心功能,也是孩子的娛樂及教育場所。然而在都市發展、社會轉型過後,居民對群落漸漸失去認同感,廟宇也只剩純宗教信仰的功能,人們酬神的心態跟著轉變,現在多半簡便地添油香、拜牲禮,不再堅持請戲班。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38

都市化也許沒有降低人們的虔誠心,卻打散了聚落連結,也產生多元的娛樂方式。當卡啦OK、電影、辦桌成為酬神新熱門,鮮明眼影、高亢鑼鼓聲與甩動的繽紛衣袖不再是大眾寵兒,不願放棄的劇團勢必要尋出新戲路來吸引觀眾,又或是走進劇院、展演廳,純粹追求藝術表現。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39

80年代,大家樂(賭博)風潮帶起了鋼管秀與電子花車表演,具有多元、繽紛聲光效果的演出,也進一步成為民眾酬神的新選擇。然而因為不少表演者(鋼管女郎)穿著清涼,在部分保守信眾的眼中自然引起不快,也因此出現了樂儀隊等較為莊重、肅穆的表演形式。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40

以Youtube節目《安導愛講古》爆紅的安導(陳柏安),過去是三立電視行腳節目《在台灣的故事》外景導演,曾入圍電視金鐘獎最佳導演。安導因為發現Youtube更可以讓他天馬行空、自由創作,加上本身對民俗文化的熱愛,便脫離電視台成立強尼創意行銷公司,開始拍攝台灣神明和宮廟的故事。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41

在傳統辦桌擺盤中,果雕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裝飾,有了它的點綴,餐點立刻增色不少。擁有數十年果雕功力的黃銘波,歷經波折與無數的練習,成為果雕界佼佼者,並將果雕發揚光大,終獲知名飯店老闆賞識,將黃銘波納入麾下,設立專屬的工作團隊,也將果雕藝術帶往新一層次。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42

成為果雕師前,黃銘波曾在板模工廠與鐵工廠擔任學徒,但對料理的熱愛如影隨形、羈絆難分,思索後決定斷開一切顧慮,往廚師之路邁進。洞察先機的黃銘波發覺果雕能為料理畫龍點睛,並且鮮少人專精於此,是以寒窗十年苦練刀法,最終領悟出「以形取形,以色取貌,移花接木」的創作理念。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43

【皇媂樂團】成立於2015年,團長心蘋和小乖、齊齊、美樂、小花、娜娜等成員們,從學生時代就開始接觸舞台表演。樂團草創初期相當辛苦,既沒有資金挹注,演出機會也不多,但憑藉著姊妹們的革命情感以及對舞台的熱情與執著,持續在表演藝術領域中努力耕耘,終於在商演圈內有了一席之地。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44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被承認的女皇帝就是武則天,我們挑選會各式樂器的團員就如同她知人善任,讓每個人都能發揮所長。由數十位年輕女孩組成的【皇媂樂團】,高貴優雅又不失親和力,古典氣質又充滿現代感,而其融合傳統與現代的曲風,提高了普羅大眾的接受度,能輕鬆沉浸於國樂之美。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45

大將之風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46

小家碧玉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47

台灣民間廟宇舉辦祭典活動時,多半會請禮生在旁協助獻花獻果,這群「神的侍女」因為穿著氣質典雅、打扮鮮豔亮麗,出場時總能吸引眾人目光,成軍將近10年的【臺南舞魅孃】,成員包含模特兒、啦啦隊員、女大生、直播主等,當有大型活動時一字排開,陣仗相當驚人。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48

「禮生」起源於《周禮》春官,又可細分為通贊、亞贊、引贊與讀贊,舞魅孃屬於引贊,負責引導主祀者完成祭祀流程,每位禮生都須經過嚴格訓練與高標準的篩選,不僅是信眾期待的「顏值擔當」,更必須要有極佳體力,才能撐過長時間的宮廟祭祀儀式。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49

一手成立【臺南舞魅孃】的團長龜龜是位心思細膩的男生,年僅35歲的他,以唐朝一代女皇「武則天」為目標打造出舞魅孃,顛覆了台灣禮生文化。猶如「萬紅叢中一點綠」的龜龜,深受團員信任和依賴,看到禮生們各個美麗動人、氣質出眾,其實都是因為有龜龜在幕後處理著團員們的大小事。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50

由於媽媽是歌仔戲演員,從小耳濡目染之下,龜龜獨具藝術美感天分,每位禮生的服裝、頭飾幾乎都出自他的巧思和巧手,繪圖設計並熬夜趕工製作。雖然作品常被競爭對手「仿製」,甚至盜圖削價競爭,但他抱持著與人為善的心態,認為顧好品質最重要,生意自然會源源不斷找上門。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51

身為舞魅孃「靈魂人物」的龜龜,對待團員一視同仁,彼此關係融洽有如一家人,即使旗下禮生曾被挖角,他也不打算以「簽約」的形式綁住她們。疫情這兩年來不少案子取消或延期,幾乎是賠本經營,龜龜仍辛苦堅持,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將傳統禮生文化發揚光大。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52

左「雪岑」右「藝心(Yumi)」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53

左「酥皮(Suki)」右「甄馨」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54

巨星演唱會邀請到的歌手有:畢書盡、黃明志、陳芳語、陳零九、玖壹壹、戴愛玲、李佳薇、高爾宣、邱振哲、臭屁嬰仔、草屯囝仔(主持人是沈玉琳和鮪魚)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55

『艋舺青山宮』俗稱「青山王宮」或「青山王館」,是艋舺居民的重要信仰之一,更與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合稱「艋舺三大廟門」。廟內主祀由福建惠安移民從原鄉分靈而來的「靈安尊王」,每年農曆十月二十三日為尊王聖誕,艋舺地區慣例都會舉行隆重祭典,一連四天,俗稱「艋舺大拜拜」。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56

青山王祭典之肇始,深受靈安尊王消弭1850年代的瘟疫和蟾蜍精危害,以及1904年(明治37年)的鼠疫等說法影響。當時遷居艋舺的福建惠安移民,一方面為感念所信奉神祇除疫鎮煞的靈驗性,庇佑信眾度過種種天災和族群衝突造成的外在困境,於是在『艋舺青山宮』舉辦祭典來酬謝神明。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57

另一方面,廟方亦藉著年復一年的年度例行祭典,重複加強靈安尊王的神格和傳說,『艋舺青山宮』逐步演變成為三邑移民凝聚地方社會力量的王爺信仰中心。台灣日治初期,總督府對於宗教採取寬容態度,〔艋舺青山宮暗訪暨遶境〕活動於1907年(明治40年)起擴大舉辦,並曾數度躍上新聞版面。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58

過去的遶境、迎神等廟會活動,大多是由地方居民合資,恭請神明出巡來驅邪避煞。進入工商業社會的現在,逐漸演變成為廟方自行舉辦,唯獨〔艋舺青山宮暗訪暨遶境〕至今仍是艋舺居民們共同出資,「迎青山王」的宗教盛典,意義上傳承了舊時敬神愛天、珍惜鄉里的心情。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59

「八家將(或稱什家將)」是台灣民間信仰的陣頭之一,源於福建福州地區,而其源頭眾說紛紜,一般說法是起源於五福大帝駕前專責捉鬼驅邪的將軍,之後地藏菩薩、城隍爺等職掌陰司神明的廟宇也開始學習模仿,並逐漸演變成王爺、媽祖等神尊的開路先鋒,擔任主神的隨扈。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60

〔艋舺青山宮暗訪暨遶境〕隊伍當中最引人注目者莫過於擔任駕前護衛的「青山宮八將團」,其中四人扮紅面的枷將軍,另四人為青面的鎖將軍,分別手持手銬、火籤、鯉魚扣、虎頭牌等刑具,至於站在隊伍中間的,則是由稚童裝扮的引路童子,拿著收伏鬼魂用的葫蘆,相傳為白鶴化身,指引前路。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61

青山王祭典為期四天,祭典前夕都會迎請艋舺龍山寺觀音佛祖、艋舺清水巖清水祖師、西門町天后宮(原艋舺新興宮)天上聖母等神尊蒞臨『艋舺青山宮』作客和看戲;每年農曆10月20日、21日接連兩天會分別在南、北萬華區進行暗訪,以探查人間善惡、接受冤魂告狀、緝捕妖魔鬼怪及驅逐瘟疫邪穢。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62

農曆10月22日的「正日」遶境是祭典重頭戲,參與贊境活動的單位較暗訪大幅增加,尤其陣頭規模可達兩百以上;昔日這一天沿途家家戶戶會擺設香案和供品祭拜,入夜後辦桌宴請親友,規模極為盛大轟動,有「十月二二」、「迎青山王」和「艋舺大拜拜」等說法,為台北市三大廟會(台北三大祭)之一。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63

靈安尊王聖誕為農曆10月23日,當天廟方會為尊王舉辦祝壽典禮,接著擲筊選出來年值東正副爐主和頭家,恭迎出巡的靈安尊王軟身二祖神像昇座回正殿神房,然後進行祭天、犒軍、晚間舉辦平安宴,祭典才正式落幕。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已於2010年將此暗訪暨遶境活動列為無形文化資產民俗類予以保存。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64

有別於肅殺之氣較重的暗訪,正日遶境相對略顯歡欣,因為這天是青山王出門接受子民祝壽的大日子。廟會活動向來是陽剛味較重的場合,尤其在家將類型的陣頭更是如此,跟隨神明斬妖除魔的任務大多由男性開臉扮將,而『艋舺青山宮』一年只出陣一次的「青山八將」,是由廟中的枷鎖將軍演變而來。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65

今年的遶境隊伍中,出現了兩位風格異於陽剛陣頭的女版枷鎖將軍,少了肅殺之氣卻更有親和力。其中,紅衣枷將軍是青山宮主題曲《艋舺青山王》2020年版本的MV女主角黃子宇,綠衣鎖將軍則是由經營Youtube頻道「跟著Ruby去旅行」的林珮瑩擔綱。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66

HELLO KITTY居然也加入遶境的行列了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67

後車廂足足掛了六顆喇叭音箱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68

『艋舺青山宮』由於受到泉州府三邑(即晉江、南安、惠安三縣)移民的支持,成為艋舺四大廟門之一。由事前貼在遶境沿路告示的香條可見觀音佛祖(艋舺龍山寺)、清水祖師(艋舺清水巖)、天上聖母(西門町天后宮)的參與,呈現艋舺大廟之間的交陪關係,也反映青山宮在地方信仰的重要地位。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69

「迎青山王」的遶境隊伍,以傳統的三大軒社最為知名,【鳳音社】、【義英社】、【義安社】均成立於大正年間,已有百年歷史。各軒社看似相互合作,卻也會在遶境隊伍中暗自較勁,表現在精緻的風帆(類似軒社的招牌)刺繡、神將的衣著、吹奏的樂曲等,這些細節都是值得觀賞民眾細細品味的地方。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70

鳳英社的北管樂隊受到京劇的影響,曲調柔和優美,彷彿融入了絲竹之聲,而他們引領文武判官的神將,是隊伍中最古老的兩尊;義英社的范謝將軍在日治時期曾多次受邀到日本參展,是少數有出國經驗的神將;義安社的范謝將軍有著帥氣的鬢角,拜廟時彼此還會勾肩搭背,表現出親切、逗趣的一面。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71

趁隊伍休息時請工作人員拍我們拍張合照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72

「槺榔」是一種台灣原生的棕櫚科植物,本名為「台灣海棗」,其用途廣泛,幾乎全株上下都能充分利用,尤其葉片曬乾後再經匠人巧手即成為一支支具有清潔及避邪意涵的掃帚。民間咸認槺榔樹挺立高大,吸收天地靈氣,以槺榔葉製成的掃帚可掃除千災萬煞,因而稱為「天地掃」,是種趨吉避凶的法器。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73

說到八將,很容易與八家將混淆,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裝扮、身段與民俗信仰的淵源可說是大相逕庭,當然也與官將首完全不同。「青山八將」是由青山宮裡看到的枷鎖將軍轉化而來,他們手拿各式刑具,臉上小露獠牙,臉譜不如八家將來得複雜,主要分為紅色與綠色的裝扮,為尊王開路同時緝拿惡鬼。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74

每年農曆十月底的〔艋舺青山宮暗訪暨遶境〕,又稱「青山王祭」,俗稱「艋舺大拜拜」,這場民俗活動有一套向地方社會開放的參與機制,鼓勵眾人出錢出力。在農曆十月二十三日靈安尊王的祝壽典禮,擲筊選出來年值東的爐主、頭家,各需捐獻數萬元至數十萬元不等的金額,作為隔年的祭典經費。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75

另一方面,信徒會在遶境路線上搭建紅壇與擺設香案,紅壇可分為台北體、南部式兩大類型,前者為鮮花或塑膠花裝飾的牌樓,後者則為以木板所彩繪的亭台樓閣。這對艋舺與鄰近地區的角頭勢力而言,是一年一次難得公開展現實力的機會,往往積極參與,甚至加碼架設舞台、燃放鞭炮煙火等節目。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76

雖然這場地方上的宗教盛事,近年因為惱人的鞭炮噪音,以及遶境隊伍的入廟時間太晚,許多在地居民被吵得無法入眠,打爆市府的陳情專線1999,屢屢登上新聞版面,也給市府與廟方帶來沉重的壓力。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外界批評的聲浪,反而加速青山王祭的內涵轉型,尤其是民俗文化層面的創新。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77

去年在遶境隊伍的陰陽司前面,首次出現兩位女性擔任枷鎖將軍,成為鎂光燈焦點。雖然她們兩人沒有畫臉,因此有人視為角色扮演(Cosplay),並沒有宗教意涵,不過女枷鎖將軍的登場,外界基本多給予正面評價。女力崛起,在青山宮遶境的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也鼓舞更多年輕女性參與廟會活動。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祭-78

〔艋舺青山宮暗訪暨遶境〕的文化創新,可謂史家所稱「被發明的傳統」,看似傳統的宗教民俗活動,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會與時俱進。其原因,包括來自地方居民與社會輿論的外部壓力,以及官方力量的支持,還有青山宮主事者願意變革的內在因素,促成正向循環的滾動變化。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2021青山王祭「爐主大型起馬」晚會☆☆
活動時間:110年11月21日 (農曆10月17日)
活動地點:台北市萬華區貴陽街2段218號(艋舺青山宮)
活動流程:
•15:00恭請爐主靈安尊王安座大典
•15:30五獻大典
•16:00國樂敬演|黃銘波主廚現場果雕
•16:30漢席祀宴
•18:00巨星演唱會
演唱會主持人:沈玉琳、鮪魚
演唱會歌手:畢書盡、黃明志、陳芳語、陳零九、玖壹壹,戴愛玲、李佳薇、高爾宣、邱振哲、臭屁嬰仔、草屯囝仔

☆☆2021青山王祭「艋舺青山王千秋遶境」煙火&無人機展演☆☆
活動時間:110年11月26日 (農曆10月22日)
活動地點:貴陽抽水站對面的「龍山河濱公園」舉辦(台北市萬華區環河南路一段)
活動流程:
•19:00貴賓啟動儀式
•19:10百萬煙火施放
•19:20無人機燈光秀
•19:40梁文音現場獻唱

2021與神同遊護台北:艋舺大拜拜.萬華大鬧熱

【青山王暗訪系列三】青山宮歷史:看三國名將如何看顧艋舺人百年
https://bankofculture.com/archives/1647
什麼你不該錯過艋舺青山王遶境
https://usemei.blogspot.com/2018/01/blog-post.html
艋舺大拜拜居然跟covid有關?遶境亮點、禁忌、祭典故事全攻略!
https://walkin.tw/blog-1374/
「迎鬧熱」台北四個必看祭典,你說的出幾個?
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1597
為「艋舺青山祭」暖身 文總揪逛市集、聽音樂重新認識萬華之美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1105edi027
【民俗資產】艋舺大拜拜:青山宮暗訪暨遶境
https://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870398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給平常人看得懂的青山王遶境
https://umkt.jutfoundation.org.tw/mkt_library/2161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活力小太陽 的頭像
    活力小太陽

    活力小太陽

    活力小太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