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1.04.30-奶爸一對一,與小布妞的單獨約會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以上照片來自文化部:https://cloud.culture.tw/frontsite/inquiry/emapInquiryAction.do?method=showEmapDetail&indexId=52994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1

受惠於台北市政府積極推動「西區軸線翻轉計劃」,萬華區的老舊市容得以逐漸改善。位於艋舺大道、康定路交岔口周邊的「萬華車站大樓BOT案」是其中一個亮點,共有交一、交二、交三3塊基地,分別做為結合萬華西站既有客運功能之旅館、餐飲辦公複合大樓以及停車塔,彼此之間以空橋連接。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2

「萬華車站大樓BOT案」又被稱為「萬華雙子星」,其中交一基地為與萬華火車站共構的【台北凱達大飯店(Caesar Metro Hotel Taipei)】,交二基地則為專辦宴席的【格萊天漾大飯店(Great Skyview)】暨台北市政府第二行政中心,至於交三基地則是地上10層之停車塔,可提供503個汽車停車位。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3

2017年11月24日開幕的【台北凱達大飯店(Caesar Metro Hotel Taipei)】,樓高26層,擁有758個房間,是全台房間數第二大的飯店,僅次於台北君悅酒店800餘個房間。除了各式客房,館內並有挑高超過7米、可容納55桌的多功能宴會廳、「百宴」自助餐廳,以及提供滬粵料理的「家宴」中餐廳。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4

台灣許多城市以及街道的景色越來越被大家看重,無論是各種節日會出現的地景擺設或是裝置藝術,都成為民眾喜愛的打卡熱點,今年年初,萬華火車站站前廣場出現嶄新的裝置藝術,不過外觀實在太特別,在地居民摸不清到底有什麼功能,直呼「藝術真的好難懂」!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5

萬華是台北發展的起源地,也可以說台北的繁榮便是始於萬華。位於萬華火車站前的兩件藝術作品「縫(Seam)」與「花(Blossom)」,設計靈感是從萬華早期的服飾業經濟模式開始發想,以形成布料的基礎單元-線為概念,用藝術的角度來呈現屬於萬華的歷史脈絡。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6

作品「花(Blossom)」的造型如同花朵,呼應「萬華」字義上的寓意-萬年均能繁華之意涵,而「華」的本意即為草木之花。「縫(Seam)」既是地景藝術,也是街道傢俱的作品,利用經緯交錯的排佈方式,編織出屬於萬華的紋理,回應萬華過往服飾業的興盛。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7

設置在萬華火車站前、萬華七號廣場上的「縫(Seam)」與「花(Blossom)」,是由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處委託【噪咖藝術有限公司】施作。兩件作品以不銹鋼材質表現布料柔軟的質地,夜間則有流動的燈光變化,隱喻另一種屬於萬華的流動時間。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8

「縫(Seam)」與「花(Blossom)」概念是交錯的縫線及紡織紋路,亦如同數座白色小拱橋,形塑出白色波浪感,這代表著萬華區大理街知名的成衣意象,別具文化特色,期待以新融合舊的方式,活化火車站周邊的景觀,為地方帶來更多生機與商機。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9

如果有人問到:「該怎麼去萬華呀?」想必許多人內心的答案會是:「搭捷運到龍山寺站呀!」是的,捷運龍山寺站似乎已成為萬華交通重要的代名詞。然而約在60年前,萬華火車站附近可是相當繁華的,直到40多年前,萬華成為台北市唯一沒有和捷運共構的火車站,注定它往後逐漸沒落的命運。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10

「台北鐵路地下化專案」於1983年開始推動,陪伴萬華人走過一世紀的鐵路逐漸從地表及世人的記憶中抹除,從小巷轉為大路(艋舺大道)。昔日繁華的萬華火車站旁,有條汕頭街,這裡是台北早些年大型工廠的匯聚地,像是鐘錶、製冰、木材、鈕扣、玻璃、肥皂、瓶蓋等工廠都聚集於此。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11

1927年創建的『金義合行』位於萬華火車站站體斜前方,為日治時期萬華陳氏家族的「起家厝」。陳家在1894年成立了台灣第一家玻璃工廠「金義合玻璃製造工場」,又陸續經營油燈、瓷器、味素等民生工業,後期再發展出化工(義芳化工)、塑膠(大洋塑膠)等事業,為近代綜合商行的代表案例。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12

北投曾經盛極一時的民生餐用瓷器產業,最初也是源自萬華陳家在當地成立的「金義合陶器工場」,其手繪的花鳥山水碗盤,是北投窯業的代表作品。雖然公司在1984年結束了所有陶瓷工廠業務,但目前還持續經營陶瓷原料、工具的進口經銷,且在北投貴子坑仍擁有大批的陶土礦山。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13

『金義合行』位於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上的樓仔厝,為陳家祖厝,建物為四開間洋式樓房,主體約在1927年創建,為三層樓三坎式店屋,二落二過水,一旁附帶1936年增建之左坎二樓半店屋。立面磚砌,貼覆不同花色的馬賽克磚,建物現況保存完好,各項裝修精緻,極具建築及藝術價值。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14

其立面為圓形山頭,上面飾以假柱,柱上立有一對小石獅,邊柱用花草泥塑裝飾,並以圓球收頭。二樓以花草泥塑及假柱裝飾牆面,假柱上有一對聯:「穎川風高墨聚德,鶴浦日暖錦添花」。立面各開窗三小間,牆面飾以花草圖案的「馬約利卡瓷磚(Majolica Tile)」,是彩瓷的一種。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15

三樓設有露台,牆上有一對聯:「極目堪千里,當頭更一盈」,對聯兩旁可見精緻的勳章泥塑。內部保留公媽廳、辦公室及原有大門,後院設有花園,以雙層迴廊圍繞水池造景方式設計,旋轉梯連通上下層,建材採用金山萬里所產之咾咕石,為目前台北市內少數留存至今的日治時期花園。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16

市場裡採買人潮川流不息,攤位上琳琅滿目的蔬果鮮食,造就空氣中瀰漫著各式各樣的氣味,來到艋舺老城區,想必會對「新富市場」的熱鬧景況留下深刻印象。這條自日據時期便已存在的菜市場,因為位於三水街以東,因此又被稱為「東三水街市場」,佔地範圍極廣。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17

「新富市場」這個極具日本味的名字,除了呼應此地舊稱「新富町」之外,正統的公設市場其實就躲藏在暗街仔裏頭。這幢隱身於萬華陋市多年的馬蹄形建築物,來頭不小,原名「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興建於1935年(昭和10年),是台北市首座鋼筋混凝土結構,呈現現代主義實用風格的公設市場。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18

清領時期的艋舺,即有漢人自然形成的傳統市集,以販售蔬菜、魚肉為主。日人治台後,開始整頓髒亂不堪的市集,受限於台灣總督府的統治力有限,先委由台灣士紳或日本顯貴推動私設市場;之後為了公共衛生、穩定物價、增加地方政府財源等目的,逐步設立公設市場。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19

在此背景之下,1900年(明治33年)創立公設的「下崁庄市場」,並以此收入挹注衛生事業,稱為「公共衛生費」。1922年(大正11年)改名為「綠町市場」,不過由於位置偏僻、店鋪租金又高,加上龍山寺周邊本就有許多攤販存在,使得此公設市場的生意持續積弱不振。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20

1935年(昭和10年)1月7日,為了解決「綠町市場」因位處偏遠而長期經營不善的問題,日治政府選定新富町三丁目二十一番地現址,將市場移地改建,更名為「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同年6月28日正式開業,館內設有肉品、鮮魚、蔬菜、雜貨、菸酒、糕點與食器等三十多個攤位。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21

除了市場本體之外,另外也配置了事務所、管理員宿舍、腳踏車停車場、垃圾場以及公共廁所,而馬蹄形的天井(如今成為網紅拍照的特色景點),更有利於通風及採光,凡此種種都讓「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成為日治時期公設市場當中,表現新式衛生標準與建築式樣的珍貴案例。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22

「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的攤商組成及客源,台人與日人兼有,市場內的商品和生活也呈現出台日交融的情景,昔日市場口油炸肉圓的小販、習慣在傍晚走進市場採買晚餐食材的日本主婦們、每逢除夕在市場中迴響的日本歌謠,至今仍是耆老們念念不忘的一頁回憶。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23

然而,新市場的榮景不長,開幕不久便受到附近流動攤販的生意擠壓,日本政府為了解決問題,只好在1937年(昭和12年)將外部攤販也收容至市場內部統一管理。1940年代,二戰爆發之後,人民生活在空襲的陰影當中,加上官方採行民生物資配給制,「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也只能被迫暫停營運。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24

光復後大量軍民隨著國民政府播遷來台,使得台北市人口急速增加,加上婚喪喜慶採用外燴辦桌的風氣興盛,一度讓「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的經營走向高峰。但是隨著場外流動攤販日漸增多,不只造成交通阻塞,更進一步影響市場的生意;另外,1978年開幕的「環南市場」也瓜分了一些客群。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25

然而更巨大的衝擊是在1986年,「新富市場」正門外的「東三水街攤販集中場」(在地人與攤商慣稱為「東三水街市場」)正式合法成立,過去的私有攤商不再受取締威脅,加上兩者的營業時間完全重疊(從早上6點到下午1點),導致市場內部更是日益蕭條。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26

1990年代起,台灣整體社會結構變遷,比例增高的職業婦女們,無法在傳統市場營業時間前往消費,一般小家庭外食情形也越加頻繁;另外,民眾在教育水準提高之後,對於飲食衛生的要求也更趨嚴格,陳舊的傳統市場(菜市場)逐漸被整潔明亮、營業時間較長的現代化超級市場所取代。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27

社會環境的轉換,加重了「新富市場」的困局,多數攤商在生存壓力下被迫遷出、另尋營業地點。這座日據時代建物成為攤商們囤積雜物、停放機車的倉庫空間,靜靜矗立在歲月洪流,直至2006年因文化資產價值被台北市政府正式公告為「市定古蹟」,才得以重見天日。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28

經台北市政府市場處完成空間修復後,2013年【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取得「新富市場」九年經營權,負責推動活化再利用。唯接手之初,團隊發現流傳下來這座市場的資料極少,於是成員深入巷弄,親自訪談在地居民與攤商,向文史工作者請益,方才逐漸拼湊出這座老市場的昔日風華。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29

2017年3月,此處以『新富町文化市場(U-mkt)』之姿重新開市,卸下傳統市場功能,搖身一變成為複合型的創意基地,從飲食教育、社區營造、市場生活觀察等議題出發,舉辦一系列展覽、講座、工作坊活動,為老市場注入新一代的設計能量與活力,展現新富町文史及庶民風景。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30

當年,這座馬蹄形外觀的建築在全台公設市場中相當前衛罕見:主要構造為加強磚造,外牆以洗石子綴成帶狀環繞,建築風格簡潔且具機能性;內部空間挑高,橫向開窗多,馬蹄形平面塑造出流暢的購物動線;獨特的中央天井,滿足市場內部通風與自然採光的需求。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31

作為日據時期第一座符合新式衛生政策的現代化市場,「新富市場」的排水系統經過特別設計:四周天花板向中央天井傾斜,屋頂積水自然匯聚至馬蹄形中央的U型排水道,經過多條銅管引流至中間地面的陰井,再將水排出。而這種把雨水往內收的做法,也呼應了台灣人「聚水生財」的風水觀念。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32

昔日「新富市場」以販賣肉品的攤商最多,目前『新富町文化市場(U-mkt)』內部仍保存兩座日據時代的老攤台,擺滿文創物品聊以裝飾,供後人遙想當年的肉販叫賣光景。在本館逛完一圈後,別忘了外頭東北隅還有一幢悉心保存、原為事務所兼管理員宿舍的木造日式建築,同樣為市場歷史留下註記。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33

萬華區介於昆明街和康定路之間的「東三水街市場」,共計123個攤位,有別於一般傳統市場的昏暗與雜亂,2017年經由台北市政府、設計工作室與家居品牌IKEA的合作改造下,空間色彩變得更加明亮舒適,讓經營超過半百歲月的老攤販增添了文創氣息,變成適合親子、觀光的友善市場。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34

外界常搞混「新富市場」與「東三水街市場」的關係,實際上是先有前者,接著才有後者;前者如今是新的藝文景點『新富町文化市場(U-mkt)』,後者則是在2016年開始與水越設計合作,進行「市場小學計畫」改裝的傳統菜市場,現在仍有許多知名攤商與美食進駐其中。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35

與艋舺龍山寺、剝皮寮歷史街區相鄰的「東三水街市場」,除了產地直送的生鮮食品與生活雜貨外,各式各樣的美味熟食是其最大特色,從手工糕粿、魚丸到油飯、滷豬腳,應有盡有。這些傳統風味的熟食老攤,不僅是在地人加菜的最佳選擇,更吸引饕客慕名遠道而來。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36

萬華俗稱「艋舺(Monga)」,因位處溪流交會處,水運條件優越,成為早期商業貿易要地,也因此融合多元文化,成就如今獨特樣貌。遊客來此不妨先到承載信仰和情感寄託的「艋舺龍山寺」,再信步至『剝皮寮歷史街區』,感受清朝街衢的在地故事,同時來杯透心涼的青草茶,驅走夏日的炎炎暑氣。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37

位於萬華區康定路173巷的『剝皮寮歷史街區』,北臨老松國小、東至昆明街、南面廣州街、西接康定路,為台北市今日碩果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循著蜿蜒曲折的路徑,兩旁可見質樸的紅磚牆、拱形騎樓配上雕花窗櫺,置身於此,處處充滿古色古香的雅致氛圍,彷彿穿越時空、回到百年前的歷史現場。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38

『剝皮寮歷史街區』保存了清朝街屋的樣貌和日治時代盛行的「牌樓厝」,漫步其間,可以瀏覽屋宇內陳設的展覽,了解在地發展歷史,或是仔細端詳圓柱、亭仔腳(騎樓)、露台、立面裝飾等建築元素,見證不同時代刻畫的痕跡脈絡。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39

此外,街區內還留有英式古典風格的磚造建築、屋頂沿用閩南式木構造的牌樓厝等,值得遊客細細品味。『剝皮寮歷史街區』自2009年6月19日竣工開放之後,受到各界關注,進駐單位持續透過藝文展覽、教育活動及影視協拍等方式,串聯當地特色,推廣藝術教育並活化歷史資產。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40

街區以廣州街127巷為界分為東西側,【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為東側的專責單位,多為固定的常設展;西側修復再利用工程完工後由教育局委託文化局經營,規劃作藝文特區。東西兩側隸屬於不同單位,發展策略亦有差異,東側主要著重在鄉土教育和戶外教學,西側則以藝文展覽及協助影視拍攝為多。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41

台北市萬華區舊稱「艋舺(Monga)」,曾是台灣三大城鎮之一,與台南、鹿港並稱「一府、二鹿、三艋舺」。萬華是台北發展較早的區域,有歷史老街、傳統寺廟等舊街區,也有熱鬧繁華、引領時尚的西門町,呈現新舊交融的都市風情。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42

萬華的開發,源自清康熙48年(1709年)漢人入墾,當時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巴賽族)以獨木舟(Man-kah)載運番薯等農、獵產品與漢人交易,漢人於是用獨木舟的台語譯音,稱此地為「艋舺」(Bangkah),其交易場所為「番薯仔街」,即今有「台北第一街」之稱的貴陽街一帶。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43

日本大正九年(1920年),台灣推行「市街改正」,日人以「艋舺」的閩南語發音,近似佛典中的日語發音「万華」(まんか),於是改名「萬華」,取其「萬年均能繁華」之意,同時也有佛教「萬德莊嚴、華嚴世界」的另一層涵義。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44

位於台北市萬華區的『剝皮寮歷史街區』,在清代是進入艋舺的必經要道,剝皮寮街尾當時是軍營所在,為北台灣軍事要地,在時空背景上有其獨特性。它不只保留了清治時期的街屋樣貌,更留有日據時代的牌樓厝建築,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在90年代末期,剝皮寮竟差一點被拆除徵收。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45

剝皮寮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清嘉慶四年(1799年)的艋舺地契中,推估聚落約成形於清代早期,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清治時期的剝皮寮,名稱不論是「北皮藔街」、「福皮藔街」或「福地藔街」,已有店屋的型態,且均以街名(非正式的最基層行政區劃單位)稱之,表示已有相當規模的商業交易。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46

日治時期的明治28年(1895年),此地地名已由「福地藔街」改為「剝皮藔街」。「剝皮」一詞的由來眾說紛紜,或以字義解釋著眼,認為「剝皮」之名來自於剝樹皮、剝獸皮;另以發音相類著眼,認為「剝皮」即是「北皮」閩南語念法的轉換,各家說法莫衷一是,仍待進一步的資料加以考證釐清。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47

有意思的是,剝皮寮的保存其實並非有意。日治時期末期,日本政府原先計畫將剝皮寮納入老松國小預定地,雖然最終計畫並未實施,卻也因為當年限建之故,街道及建物舊貌方才得以保存至今,在街區裡可以同時看到清代、日治及光復後等不同時期的建築形制、流行式樣、建築材料和工法。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48

至90年代末期,剝皮寮再次面臨被拆除的命運,所幸經過文化界人士的共同努力,讓剝皮寮不但最終獲得保存,更透過系列活動,試圖為老街區注入新能量,之後經過長達六年的整修,2009年重新開放的『剝皮寮歷史街區』,已成為萬華區富有歷史韻味的特色老街。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49

『剝皮寮歷史街區』北臨老松國小、東至昆明街、南面廣州街、西接康定路,現址為萬華區康定路173巷,是台北市現存仍保有清代街型的道路之一。清朝中期的福地藔街街尾是艋舺營盤(軍營)所在地,向西約經頂新街達龍山寺前,向東至萬安街今龍山國中附近可一路直抵古亭庄。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50

長約數百公尺的『剝皮寮歷史街區』,僅有三公尺寬,巷道略呈曲折,兩邊均蓋起店屋,留下清代漢人街廓之風貌,此乃有別於日治時代經一連串「市區改正」後開闢的筆直大馬路。民眾在狹小蜿蜒的剝皮寮老街行走時,仍可感受到昔日親切的街道尺度。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51

日本殖民政府於大正11年(1922年)實施町名改正,廢街庄為町,北皮藔街改稱「八甲町」和「新富町」。經由「市區改正」而開闢的廣州街、昆明街與康定路,將此清代老街截斷並隱沒在廣州街的背後,老街北側留存較多的清代傳統店屋,南側街屋則築起新的牌樓厝,並形成連續的街屋立面。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52

「街屋」為一種狹長型市街商店兼住宅,清代稱之為「店屋」,其左右兩戶共用壁體,進深很長。店屋通常形成於商貿繁榮的地點,為因應臨街的商業活動,發展出「前舖後居」或「下舖上居」的空間格局。目前在『剝皮寮歷史街區』北側還留存幾棟清代傳統店屋形式的建築。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53

2010年,隨著電影《艋舺》的拍攝取景,讓『剝皮寮歷史街區』以全新樣貌再次出現於世人面前,吸引大批影迷前來朝聖。或許誰都未能想像,曾經的破敗老街竟能化身現今古色古香的景點,再搭配用心且富有特色的展覽、講座與活動,讓其歷經清代、日治、光復,繼續陪伴我們走入下個世紀。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54

「今晚打老虎」出自周星馳在1991年出演的香港電影《上海灘賭聖》,是法文「Comment allez-vous」(你今天過得怎麼樣?)」的諧音。原來法文中的「Allez」有「去」的意思,其實等於英文的「How are you」(你好麼?),也就是一句普通的問候語。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55

不過眼前的「今晚打老虎」則是成人情趣用品店的店名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56

看來今晚要打的是家裡那隻「母老虎」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艋舺-57

門口的擺設其實讓人挺害羞der

新富町_04剖面圖修_0210.jpg

◉新富町文化市場
➤地址:108 台北市萬華區三水街70號
➤電話:02-2308-1092
➤交通:捷運板南線「龍山寺站」3號出口,左轉步行至和平西路三段81巷進入。
➤時間:週二至週日 10:00-18:00
➤休館:週一固定休館
➤費用:免費
➤官網:https://umkt.jutfoundation.org.tw/ 

新富市場美食何其多 整個市場都是美食家獵食的戰場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5&SerialNo=161187
【撫今追昔】新富市場昔日風華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853691
挖掘台北寶藏美食!新富市場4必吃:超高CP值壽司、海鮮炸物攤、手工粿老店(中獎公布)
https://supertaste.tvbs.com.tw/pack/346012
台北捷運景點 | 新富町文化市場~藏身萬華新富市場內的咖啡廳,捷運龍山寺站旁,近剝皮寮老街
https://bobowin.blog/taipei-umkt/
日常生活|台北萬華新富町文化市場&東三水街市場
https://www.i-play.tw/?p=29608
「國民媽媽」帶路 走逛台北萬華「東三水街市場」,打包私藏名單美食為餐桌加菜
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6403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剝皮寮歷史街區
➤地址:108 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73巷
➤電話:02-2302-3199
➤交通:捷運板南線「龍山寺站」3號出口,右轉沿著康定路步行3分鐘。
➤時間:週二至週日 街區09:00-21:00;展間09:00-18:00
➤休館:週一固定休館
➤費用:免費
➤官網:https://www.bopiliao.taipei/

有種文化底蘊是萬華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41355
首頁 > 新聞專題 > 寶島采風> 〔寶島采風〕艋舺原是獨木舟 歷史街區說萬華
https://www.lnanews.com/news/153982
台北萬華》剝皮寮歷史街區|蛻變是為了再度展翅高飛迎向陽光
https://www.peopo.org/news/602744
差點消失的200年古蹟!回顧剝皮寮的歷史與重生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10/7525207?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台北景點】剝皮寮歷史街區散策:展覽/美食/周圍景點一日遊,走過清領日治時代老街
https://mimihan.tw/bopiliao-taipei/
台北萬華︱剝皮寮歷史街區:懷舊艋舺街景好拍照,斑駁紅磚瓦牆好迷人,艋舺、大尾鱸鰻電影場景
https://vickylife.com/bopiliao/

2021走讀台北.千變萬華〔下篇〕

arrow
arrow

    活力小太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